圖為棚戶區改造前后對照資料圖片
在遼寧老工業基地這塊曾經為新中國貢獻出無限光熱的土地上,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一家兩代、三代甚至四代居住在低矮陰暗、危舊簡陋的棚戶區內。
他們中間有很多是把青春年華奉獻給了共和國建設事業的產業工人。
在新中國初期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里,“先生產、后生活”是他們不悔的選擇。然而,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土泥房、簡易房,甚至部分日偽時期的勞工房,一直是他們賴以擋風遮雨的家。
他們是城市里最為貧困的群體。據曾以煤都著稱的撫順市調查統計,居住在棚戶區的居民70%以上屬于低保戶和低保邊緣戶,平均每10戶家庭中僅有1.34人在崗。
他們住的大部分是“頭頂能望天”的危房簡屋,夏天漏雨、冬天漏風。在撫順市棚戶區中,平均400戶吃一眼井水,700多戶使用一個旱廁,絕大多數居民吃飯取暖靠燒煤。每當北方的嚴冬來臨,他們的困苦更是可想而知!
這是一個最需要關愛的群體。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和支持下,遼寧省從1987年開始連續對棚戶區進行改造。但由于受資金等條件的制約,當時主要實行市場化運作模式,改造的棚戶區都是地段較好、商業開發價值較高的地方,而大片的處于城市偏遠地段的棚戶區,仍然像城市傷疤一樣存在著。到2004年底,全省尚有城市集中連片棚戶區1000多萬平方米,居住35萬戶、120多萬人。撫順、本溪、阜新、朝陽北票等煤炭產區,棚戶區總面積高達632萬平方米,占全省總量的52%。僅撫順就有各類棚戶區81處,總面積318萬平方米,居住著31萬多人,占全市人口的22.4%;從1978年到2005年,全市改造面積僅為70多萬平方米,按照這個速度,完成全市318萬平方米的棚戶區改造至少需要80年!
確立一號民生工程,惠及百萬人民群眾
2004年,黨中央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重大戰略決策進入第二個年頭,經歷改革陣痛后的遼寧開始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棚戶區改造再次被擺上地方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
這一年12月26日,剛剛上任12天的中共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冒著零下30度的嚴寒,深入到撫順最偏遠、最貧困的莫地溝棚戶區進行調查研究。當時那里住著1146戶居民,其中341戶為低保戶,521戶為低保邊緣困難戶。棚戶區居民樊國賢等人的室內溫度都在零下20多度,屋內用麻袋片蓋著的白菜已經凍成了冰疙瘩。79歲的王文章老人是全國煤炭系統有名的“技術狀元”,在棚戶區一住就是50年。看到這些為國家建設奉獻了青春年華的老工人還在如此艱苦的環境里苦熬,李克強熱淚盈眶。他代表省委、省政府鄭重承諾:“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讓你們搬出棚戶區,住上新樓房!”
4天后,省委九屆八次全會將棚戶區改造任務列為全省“一號民生工程”。2005年2月23日,省十屆人大三次會議提出了用兩至三年時間基本完成5萬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連片棚戶區改造的任務。3月16日,實施方案出臺,猶如一縷春風拂過萬象更新的遼沈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