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銀川11月6日電(記者馬俊 于瑤)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部干旱帶上的紅寺堡曾是一片“天上無飛鳥,地上沙石跑”的荒原,一座破落的舊羊圈曾是這里的標志性建筑之一。
10年間,中國在這里建成了規模最大的生態扶貧移民開發區,把生活在“貧冠中國”的寧夏南部山區20萬各族群眾遷移到紅寺堡,科學利用黃河水,使荒漠化土地得到開發性保護,同時也使大批移民擺脫貧困,成為大規模異地移民的一個成功典范。
西北干旱地區受缺水困擾,很多農民長期掙扎在貧困線上,10年前很多人一年的收入還不到500元。上世紀90年代,中國領導人多次考察寧夏,提出從根本上改變貧困地區生存條件,利用黃河兩岸廣闊、平坦的干旱荒原,揚黃河之水,開發揚黃灌區,將山區人口遷往有水之地,這一構想點燃了扶貧開發之火。
據介紹,紅寺堡的20萬移民多是貧困農民,有回族、漢族、蒙古族、東鄉族等9個民族,其中超過57%的人口是少數民族,移民開發面對扶貧、民族發展等多重任務。
紅寺堡區黨工委書記南武征表示,10年間紅寺堡探索出了分散搬遷、集中安置、統一投資、系統管理的新型移民安置模式,同時也為西部干旱地區生態環境建設保護提供豐富經驗。
紅寺堡面積近2000平方公里,移民到來之前卻沒有一戶人家。由于環境惡劣,生態建設滯后,風沙是不少移民定居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貞浧甬斈甑钠D難,今年30歲的移民楊巧紅說:“我們在山區老家喝水都困難。大家移民的熱情都很高,但是剛來時最痛苦的是風沙太大,盡管門上掛著簾子防風,還是經常滿屋子沙塵?!?/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