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就業渠道拓寬,收入來源增多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城鎮就業人口的增加,城鎮居民就業渠道不斷拓寬,改革開放為城鎮經濟注入活力,就業渠道逐年增多,外資私營合資等各種經濟類型單位從無到有,個體勞動者也越來越多,在城鎮就業者中比重逐年增大。
表1 四川改革開放后主要年份收入情況
單位:元/人
年份
|
可支配收入
|
1. 工資性收入
|
2. 經營性收入
|
3. 財產性收入
|
4. 轉移性收入
|
絕對額
|
比 1978
年增長 %
|
絕對額
|
比 1978
年增長 %
|
絕對額
|
比 1978
年增長 %
|
絕對額
|
比 1978
年增長 %
|
絕對額
|
比 1978
年增長
(倍)
|
1978
|
314
|
|
314
|
|
|
|
|
|
|
|
1980
|
364
|
15.9
|
363
|
15.6
|
|
|
|
|
1
|
|
1985
|
680
|
116.6
|
593
|
88.9
|
8
|
|
30
|
|
54
|
53
|
1990
|
1281
|
308.0
|
1076
|
242.7
|
11
|
37.5
|
16
|
-46.7
|
292
|
291
|
1995
|
4003
|
1174.8
|
3140
|
900.0
|
29
|
262.5
|
131
|
336.7
|
598
|
597
|
2000
|
5894
|
1777.1
|
3713
|
1082.5
|
265
|
3212.5
|
183
|
510.0
|
1462
|
1461
|
2002
|
6611
|
2005.4
|
4552
|
1349.7
|
343
|
4187.5
|
130
|
333.3
|
1968
|
1967
|
2005
|
8386
|
2570.7
|
5838
|
1759.3
|
515
|
6343.6
|
211
|
604.7
|
2438
|
2437
|
2008
|
12633
|
3923.2
|
9117
|
2803.5
|
1040
|
12900.0
|
263
|
776.7
|
3265
|
3264
|
就業渠道的拓寬使城鎮居民收入來源逐漸增多,1978年四川城鎮居民收入中100%來自國有、集體職工的工資和福利補貼。但2008年國有、集體職工的工資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下降到66.6%,比1978年下降26.4個百分點。
改革開放使居民投資意識不斷增強,財產性收入增長迅速。隨著企業股份制的推行,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發行量的增加,城鎮居民的金融活動日趨活躍。2008年城鎮居民年人均財產性收入263元,占全部收入的1.9%。
消費水平大幅度提高,呈現多元化
改革三十年城鎮居民生活消費水平的提高比改革前三十年明顯加快,改革前努力了三十年的溫飽問題在“六五”期間(1981--1985年)短短幾年中得到徹底的解決。城鎮居民生活消費擺脫了票證的限制,真正達到豐衣足食的溫飽階段,從此開始向小康目標邁進。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用恩格爾系數(即食品支出占消費支出的比重)判定生活發展階段的一般標準:60% 以上為貧困;50%-60%為溫飽;40%-50%為小康;40% 以下為富裕。改革前三十年以及改革初期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都在59% 以上,保持在剛剛脫貧仍在溫飽最低線上徘徊的水平。直到“六五”期間,國家經濟實力得到發展,市場供應日趨繁榮,人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鎮居民消費逐步取消了票證限制,1985年四川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迅速下降到51.5%,徹底解決了溫飽問題,開始了2000年實現小康目標的歷程。
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逐年下降,1997年首次跌落50% 的大關之后繼續下降,2006年就達到37. 7%,用這一指標衡量,目前四川城鎮居民總體生活消費已達到小康水平。
一、食品消費
改革三十年來,城鎮居民食品消費的變化從數量品種的增加逐步向質量營養的改善發展。主要食品消費量的變化也較為明顯,糧食消費量逐年減少,肉禽蛋魚等動物性食品的消費量逐年增加。
表2 主要食品消費量
單位:公斤
年份
|
糧食
|
豬肉
|
鮮菜
|
鮮蛋
|
水產品
|
奶及制品
|
鮮瓜果
|
1978
|
146
|
10.6
|
139
|
1.9
|
2.9
|
0.3
|
4.8
|
1985
|
130
|
30.3
|
166
|
7
|
2.8
|
1.2
|
15.9
|
1990
|
135
|
33
|
165
|
7
|
3.5
|
5.1
|
23.8
|
1995
|
89.2
|
29.5
|
131
|
8.5
|
4.3
|
5.4
|
37.5
|
2000
|
79.6
|
29.4
|
130
|
8.8
|
4.9
|
10.9
|
40.5
|
2005
|
71.2
|
31.4
|
135
|
8.1
|
13.5
|
21.6
|
44.1
|
2008
|
69.8
|
31.5
|
149
|
9.3
|
14.2
|
19.1
|
49.2
|
2008年四川城鎮居民年人均消費糧食69.8公斤,比1978年減少42.2%;購買肉禽蛋49.5公斤,比1978年增長3.7倍;其他食品的消費量也有較大增加:年人均消費食用植物油13.9公斤,比1978年增長3.2倍;購買鮮瓜果49.2公斤,比1978年增長1.6倍;消費奶及制品49.2公斤,增長9.3倍。膳食消費結構更加趨向營養、方便。
二、衣著消費
改革前城鎮居民衣著消費極為單一,“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是當時社會提倡的風氣。據調查1978年四川城鎮居民平均每人每年購買成衣0.8 件,購買各種鞋1.2雙;2008年城鎮居民年人均購買服裝5.8件,比1978年增長6.3倍;各種鞋2.5雙,比1978年增長1.1倍;反映出城鎮居民衣著消費中社會化服務程度增強,自己動手縫制衣物的比重越來越小。
三、用品消費
城鎮居民生活變化又較為顯著的反映在家庭耐用消費品更新換代上,改革前人們追求的是“三轉一響”的“老四件”,即自行車,縫紉機,手表和收音機;改革初期又轉向以彩電,洗衣機,電冰箱,錄音機等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目前電話,空調,家用電腦,轎車等新的消費品又逐漸進入城鎮居民家庭。據調查1980年四川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彩電0.03臺,洗衣機0.06臺,電冰箱0.03 臺,錄音機4.26臺,剛剛開始進入萌芽期;到1988年彩電擁有量增加到46臺,洗衣機增加到73.8臺,電冰箱增加到28.7臺,錄音機增加到60臺,進入發展期;1998年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彩電110臺,比1988年增長1.4倍;洗衣機94臺,比1988年增長27.4%,電冰箱81.9臺,增長1. 85倍,已基本達到飽和期。而新一代的消費品又取而代之,2008年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空調器86.5臺,家用電腦49.1臺,家用轎車6.1輛,移動電話161部,還有77.2%的家庭裝有電話。
四、住房消費
溫飽問題解決以后,人們開始關注衣食以外的消費。“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這是前幾年較為流行的一句口號,正說明改善住房條件的重要。住房是一項最迫切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六十年來各級政府為解決城鎮居民的住房問題做出了極大的努力。
改革開放以后,人民生活迅速提高,人均住房面積不斷增加,住房設施也相應配套。據調查,1985年四川城鎮居民家庭中無房戶、人均4 平方米以下的擁擠戶和大兒大女合居一室的不方便戶占10.2%;1990年下降到5%,2000年僅有0.8%。人均居住面積1990年只有9.2平方米,到2000年增加到20.5平方米,2008年達到29.86平方米,居住條件的改善更為明顯。截止到2008年末,有87.5% 的城鎮居民家庭住上了單元配套住房,92%的家庭居室內有廁所或浴室,82.1%的家庭使用煤氣或液化石油氣,62%的家庭安裝了空調設備。87.1%的家庭住房有全部產權。
住房條件的改善增加了城鎮居民的住房消費支出。1978年四川城鎮居民人均住房消費16元,其中水電燃料費13元,分別占消費支出的5.1%和4. 1%;1998年人均住房消費支出增加到390元,水電燃料費增加到229元,分別比1978年增長23.4倍和16.6倍,消費比重分別增加到8.9%和5.2%。2008人均住房消費支出增加到819元,水電燃料費增加到543元,分別比1978年增長50.2倍和40.8倍,消費比重分別增加到8.5%和5.6%。
五、交通通信消費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節奏的加快,現代化的交通通信迅速進入居民消費中。1978年四川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年交通通信支出僅3.2元,其中交通支出2.85元,通信支出(事實上只是郵電費)0. 35元。2008年猛增到1121元,增長349倍,其中交通支出549元,通信支出573元。相比之下,通信支出的增長更為迅猛。據調查,2008年四川城鎮居民平均每百戶擁有161部移動電話,49.1臺家用電腦;全年人均電訊費支出473元,其中上網費48元。城鎮居民生活消費正在向現代化的信息網絡時代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