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民委對民族自治地方農村貧困監測結果分析,2007年末民族自治地方農村絕對貧困人口773.6萬人,比上年減少174.3萬人;初步解決溫飽但還不穩定的農村低收入人口1481.2萬人,比上年減少105.6萬人。
2007年民族自治地方全年扶貧投資總額為99.7億元,已完成整村推進扶貧規劃的貧困村為16721個(除云南、西藏),云南整村推進以自然村為單位,全省有6521個自然村已完成整村推進扶貧規劃;西藏有30個鄉已完成整鄉推進扶貧規劃。民族自治地方有330.2萬人解決了飲水安全問題,國家實施的《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規劃》在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已見成效。民族自治地方已有979萬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少數民族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農牧民收入增加,生活質量提高,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進步。
一、民族自治地方貧困情況
2007年末,民族自治地方農村絕對貧困人口773.6萬人,比上年減少174.3萬人,下降22.5%,貧困發生率為6.4%,下降0.7個百分點。低收入人口1481.2萬人,比上年減少105.6萬人,下降7.1%,低收入人口占農村人口的比重為12.2%,上升0.4個百分點。絕對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合計為2254.8萬人,比上年減少279.9萬人,下降12.4%,占農村人口的比重為18.6%,下降0.3個百分點。低收入人口占農村人口的比重雖然有所上升,但由于絕對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大量減少,其總量占農村人口的比重仍保持下降趨勢。
據不完全統計,民族自治地方當年因災因病返貧人口為184.8萬人,比上年增加25.1萬人;返貧率為23.9%,比上年(16.8%)高7.1個百分點。民族自治地方還有5178.9萬人未解決飲水安全問題,比上年減少330.2萬人。缺乏基本生存條件需易地搬遷對象有129.6萬戶、437.5萬人(除貴州、西藏)。
二、民族自治地方絕對貧困及低收入人口占全國同口徑人口的比重明顯上升
2007年,民族自治地方農村絕對貧困人口占全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1478.8萬人)的比重為52.3%,比上年(44.1%)上升8.2個百分點;貧困發生率比全國(1.6%)高4.8個百分點。低收入人口占全國低收入人口(2840.7萬人)的比重為52.1%,比上年(44.7%)上升7.4個百分點;低收入人口占農村人口的比重比全國(3.0%)高9.2個百分點。絕對貧困與低收入人口合計數量占全國(4319.5萬人)的比重為52.2%,比上年(44.5%)上升7.7個百分點;兩項合計占農村人口的比重比全國(4.6%)高1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口徑數據(12.9個百分點)高出1.1個百分點。
據國家統計局對全國592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貧困監測調查,2007年,在被調查的1891個少數民族聚居村中,絕對貧困人口占全部絕對貧困人口的比例由上年的48.7%上升到49.2%,提高0.5個百分點;低收入人口所占比例由上年的44%上升到47.9%,提高3.9個百分點。
以上數據顯示,隨著扶貧開發的進一步深入,剩余貧困人口越來越集中分布在少數民族貧困地區。
說明:
1.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在統計過程中,自治區內的自治州、自治縣,自治州內的自治縣不重復統計。實際統計范圍包括5個自治區、25個自治州、85個自治縣。
2.國家統計局根據2007年農村居民生活消費價格指數,2007年農村絕對貧困人口標準由上年的693元調整為785元,低收入人口標準由上年的958元調整為1067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