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軍區司令員李世明中將6月2日在災區映秀組織指揮軍地人員搜尋失事直升機。 中新社發 陳文 攝
“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
記者黎云在搜救直升機上報道:
6月1日清晨的成都鳳凰山機場,空氣好像已經凝固,所有的人都在默默地忙碌著,一隊士兵正在往752號直升機上搬運著繩索、工兵鏟,還有水和干糧。
機長是有5000多飛行小時的特級飛行員伍安國。與邱光華一樣,他也是一名有30多年飛行經驗的老飛行員。地震發生以后,家在安縣的伍安國多次飛過已經倒塌的家,卻不能降落下來,看看自己80多歲的父母是否安在。
為了減少直升機負重,搜救隊員都陸續下了直升機。記者上去告訴楊磊,記者的照相機可以當望遠鏡用,幫助機組觀察。楊磊想了想,表示同意。
伍安國和楊磊駕駛著752機組再次起飛。搜救直升機像一只鷂子,在峽谷中忽上忽下,懸停、掉頭,空中落差達到2000米,螺旋槳掀起的巨大氣流,揮起了巨大的塵土,在直升機窗戶上蒙上了一層灰。伍安國的手緊緊地扶著操縱桿,眼睛死死地盯著前面,楊磊則負責觀察望。
事后楊磊告訴我,搜救直升機在搜救中,風險非常大。峽谷細長,周邊的山峰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直升機遭遇緊急情況,沒有足夠的空間爬升拉高,掉頭返航的回旋空間也很小。峽谷的氣候變化太快,有時候飛得好好的,突然就飄來一朵云,直升機就像一頭扎進牛奶里一樣,什么都看不見。
第一天的搜救從早上6點一直持續到晚上6點,沒有重大的發現。
第二天,752機組再次起飛,繼續搜救。但天氣卻不作美,能見度很差。昨天發現的疑似目標,也找尋不到了。直升機像犁田的牛一樣,在各個山峰之間來回地穿梭,仍然沒有收獲。
“邱光華早上出發前,我們還互相說了聲珍重,結果還是沒能回來?!币幻麢C組成員對我說。盡管飛行員都經過良好的心理素質訓練,但我仍能看出他掩藏不住的憂傷。
“實在是太難了?!睏罾谝贿厯u頭一邊說,“盯著看,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p>
邱光華是我國培養的第一代少數民族飛行員。本來部隊安排還有一年退休的邱光華在救災中負責地面指揮。但他堅決要求到救災一線。“這一帶地形復雜,我高原飛行的經驗比較豐富,而且,我還能多帶帶年輕同志,讓年輕的飛行員們盡快成長起來”,邱光華說。
邱光華是最早率機組把米-171直升機接裝回來的飛行員,從此,幾乎團里所有的米-171飛行骨干,都是他帶出來的。多年來,他出色完成了多次重大演習和搶險救災任務,先后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
5月12日以來,邱光華和機組人員運送物資25.8噸,運送救災人員87名,轉移受災群眾234名。他的家在重災區茂縣。這次災難中,家中房屋被毀,年近80歲的父母無人照料。由于通信中斷,直到5月16日,邱光華才與家人聯系上。在執行救災任務時,他曾多次飛過家鄉上空,卻一直沒有時間回去看望老人。
同樣主動請纓參戰的王懷遠,還有兩年就可以退休。5月31的飛行,是他在這次救災中的第77架次飛行。
先后在直升機修理廠、機務大隊擔任過領導職務的王懷遠,是一個對飛機的外場和內場工作都高度熟悉的復合型人才。提起任何一種故障,他馬上能說出問題出在哪里、怎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