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4日—6日,由中國扶貧基金會主辦、伊斯蘭救援國際組織贊助的“災害救助能力建設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對4日的專題研討會——“自然災害與災害救助”進行了現場直播。
中國扶貧基金會會長段應碧在會上指出,“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多發國家之一,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每年因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都超過1000億人民幣。在東部沿海地區,盡管經濟發達,但同時也是多種自然災害易發、多發地區,每次重大自然災害的發生都造成十分慘重的損失。中西部廣大農村地區人口眾多,經濟欠發達,承受和防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相對較差,這也是部分地區經濟發展滯后,部分農村人口貧困和返貧的重要原因。”
段應碧認為,要應對新形勢下災害救援的挑戰,一方面要繼續發揮政府在災害救援和扶貧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另一方面,讓社會各界行動起來,建立多方協作機制,充分發揮政府、非政府組織以及災害多發區群眾的各方面優勢,形成合力。防災減災、抗災救災都需要共同協作,而協作機制就是交流和理解。
段應碧強調,自然災害與貧困一樣,是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敵人,如何有準備地面對災害,如何提升在突發自然災害面前的緊急救援能力和救援標準,如何建立政府、非政府組織以及社會公眾攜手動員的機制,這是所有從事災害救援與設計發展人士一直都在思考,并一直為之努力的重要課題。(吳 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