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筆者就對全球股市特別是新興市場股市表示了憂慮,現在這種看法依舊沒有改變。
上周,在俄羅斯開會的八大工業國財政部長預計未來一年全球經濟依舊能取得強勁增長,但是市場的表現卻代表了更多人的觀點。
道瓊斯指數在上周下跌了3.2%,創下了自2005年4月份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而新興市場股市的指標——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新興市場指數也在5月8日創下歷史新高后,至今下跌了超過20%;在歐洲,股市最近幾周的下跌已經改變了全年的走勢,截至上周末歐洲三大指數今年都已下跌超過2%。
原因仍然相同,但是情況卻在惡化。
上周市場的下跌依然來自于市場對利率環境的憂慮,其中包括伯南克對于通脹表現出的強硬態度。但是另一個數據可能更加關鍵。
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最新統計顯示,在截至今年4月份的一年中,除去原油及船舶、飛機等特殊商品外,英國從歐盟國家進口的商品價格上漲2.1%,而來自非歐盟國家商品價格更是上漲了6.2%,而在過去10年中,英國的進口商品價格一直在下跌。
這種情況表示,英國正開始從國外進口通脹,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經濟全球化使得大量廉價商品涌入發達國家,大大減輕了這些國家的通脹壓力。
“在過去的幾年中,需求增長帶動了大宗商品價格整體快速上漲,但通貨膨脹的水平依舊很低。其主要的原因是經濟的全球化,以及全球勞動力市場規模的大幅擴張。”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長王瑞杰上周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當時王瑞杰也表示這種作用難以長期維持。
目前新興市場國家正承受著比發達國家更大的通脹壓力,而這種通脹壓力將會以出口商品的方式向發達國家轉移。同樣,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上揚也將導致一些國家利用貨幣來應對通脹,這將導致這種轉移的進一步加快。
“新加坡元升值有助于緩解通脹壓力。”王瑞杰表示,“我也認為并不僅僅是新加坡金管局有這種想法。”
所以,全球化的通脹并未接近尾聲,更有可能僅僅是剛剛開始。
自從美聯儲2004年中開始升息,利率調升已開始成為了一種全球化的趨勢。在美聯儲連續16次調高利率后,歐洲央行升息的步伐可能會比美聯儲更快,但這并不意味著歐元將就此走強。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提高將帶來對美元資產特別是美國國債資產需求的提升,這可能會給美元帶來較為中期的支撐。而最近我們也聽到來自歐元區各國財政部長不滿歐元強勢的言辭。
在離美聯儲6月底會議越來越接近的時候,市場將會仔細研讀任何和通脹有關的數據。美國將在13日和14日(北京時間,下同)分別公布5月份PPI以及CPI數據。15日公布的5月份設備利用率數據也將引起極大的關注,較高的設備利用率數字表示生產部門閑置產能的不足和經濟以接近潛能的速度增長,顯示通脹壓力增強。目前市場預計的數字為81.9%,與4月份持平。其他的數據包括14日的ABC消費者信心指數以及15日的4月份外資購買美國證券凈額數據。而在歐元區,15日的CPI數據以及歐洲央行月度報告是重點。在英國,13日也將公布CPI數據,還有12日的ODPM英國房價數據也將受到關注。
在本周,我們還將迎來美聯儲官員演講的高峰期,其中包括伯南克13日早晚的兩次演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