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利用好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
福田區福利中心主任陳軍表示,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應該是相互補充的兩種養老方式,以深圳目前的情況看,應該制定一個明晰的條文,來規定什么樣的老人可以進養老院,什么樣的老人要優先采用居家養老方式。
陳軍說,從福利中心的運轉情況來看,目前127名老人中,真正需要全護理的僅有30多人,大部分都是生活可以自理的。如果將生活能夠自理的老人安排為居家養老,那么就會空出更多的床位。這樣做雖然對一些老人不公平,但卻有可能是最公平的辦法,畢竟公益服務應該給最需要的人。一般60歲-70歲的老人身體等個各個方面都還可以,如果這部分人都采用居家養老,對養老機構來說,會減輕很大壓力。
相關鏈接
養老模式九成居家
據深圳市民政局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處負責人趙冰介紹,目前深圳市采取的養老方式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9064”模式,即三種模式分別占整個養老系統的90%、6%、4%。深圳鼓勵居家養老,給老人發放居家養老消費券,同時加強開展社區養老,力爭老人在社區內就可以解決養老問題,而對于那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會在養老院內得到很好的照顧。
此外,鑒于羅湖區“日托”模式較好的開展效果,深圳市正在全市開展試點。目前已在全市范圍內選取了五六個試點,通過這些試點來總結經驗,看能否真正滿足老人的需要,能否完成社區養老的部分責任。同時還在這些試點中發現問題進行改進,如果試點證明“日托”是一條可行之路,那么接下來會在全市進行推廣。(綦偉王國平)
境外養老模式
香港模式
香港養老保障體系以社會福利合作機制為主,包括養老保險、社會救助和養老服務三部分內容。在不同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中,政府和第三方機構、企業、個人都有明確分工,這一機制有效地整合了社會福利資源,極大地提高了福利水平。
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政府為了防止老年人家庭出現“空巢現象”,在購買組屋時制定了優惠政策,即對年輕人愿意和父母親居住在一起或購買房屋與父母親居住較近的,可一次性減少3萬新元,目的是鼓勵年輕人贍養父母、照顧老人。對于親屬無暇照顧在家的老年人和孩子,新加坡成立了相應的機構——“三合一家庭中心”,將托老所和托兒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既照顧了學齡前兒童、小學生,又兼顧到老齡人士。有些家庭每天由年輕的夫婦攜老人和幼兒一起送到這里,解決了年輕人的后顧之憂。
美國模式
美國模式主要目的是使就業者退休后能夠“老有所養”。其資金來源主要是在職人員把工資所得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障稅”(社保稅)上交給政府,用于發放給已退休者、殘疾人以及他們的家屬,在職者退休之后便可以從社會保障制度中享有相應的福利。在職人員退休后獲得社會保障福利的多少視其工作時間長短、繳納社保稅數額以及退休年齡而定。除了社會保障制度,美國政府和一些公司還建立有自己的退休金制度。但美國也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和社會保障資金不足等問題。
英國模式
英國是世界上較早進入“銀發”時代的國家,對老年人采取的社區照顧的模式,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物質支援、心理支持、整體關懷等服務。社區照顧與傳統的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相比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它融合了傳統的家庭養老和集中院舍養老的長處,更注重對老年人心理和情感上的關懷,使老年人過上了正常化的生活,提高了老年人生活的質量。(綦偉王國平)
深圳養老模式構成
社區養老6% 機構養老4% 居家養老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