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經過對多名大學生的隨機采訪,記者發(fā)現(xiàn)“中年空巢”現(xiàn)象已經十分普遍,其中以大一、大二學生的家長最為明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未來會有更多的“三口之家”被 “中年空巢”家庭所取代。
“今年中秋節(jié),我不回家過節(jié),為了不讓爸媽看到別家團聚而難過,我給他們報了短期旅游團,讓父母旅游過中秋。”大二學生肖菲(化名)說。伴隨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走出家庭,外出求學、工作,他們留守在家的父母進入了新的時期--“中年空巢”期,出現(xiàn)失落、焦慮等情感波動,在節(jié)日期間,負面情緒則會加倍。專家提醒,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未來會有更多的“三口之家”被 “中年空巢”家庭所取代,應該盡快地構建新的生活方式,從而應對“中年空巢”危機。
“離巢”子女:母親的“盯人”電話讓我精神緊張
今年中秋節(jié),肖菲不打算回家,為了留在學校,她和母親爭執(zhí)了很長時間。后來她給父母報了中秋旅游團。“害怕老媽太傷心,讓他們在游玩山水中過節(jié),彌補一下我不能回家過節(jié)的遺憾。”肖菲說。
肖菲,沈陽人,遼寧師范大學大二學生。已經過去的一年異地求學生活,不僅讓她學會了成長,也讓她感受到了父母“中年空巢”的孤獨。
肖飛離開的這一年,母親的情緒一直低落。“寢室同學都知道每天晚上8點,我媽的電話一定會打來,她們稱這個為‘愛的呼喚’。”肖菲有些無奈。一次因為有事,肖菲錯過了母親的電話。“第二天我爸打電話給我,說昨天晚上老媽以為我出了什么事,一直在等我的電話。”肖菲的聲音有些哽咽。“當時,我心里十分難過。一方面我責怪自己沒有好好回報父母的愛,另一方面我又覺得母親情感上太依賴我了。其實,我希望我不在父母身邊,他們依舊可以開心地過自己的生活。”肖菲說。
和肖菲一樣,在大連工作不到半年的李爽也“深陷”母親的電話中。“我媽給我打電話的標準第一句是‘你怎么這么長時間不給我打電話啊?’其實,距離上次電話不過一天。”李爽說完笑了。“我和我媽一嘮起碼半個多鐘頭,要不是設置了親情號,我猜我的工資大部分都要貢獻給電話費了。”
“空巢”家長:家庭空落,我后悔讓兒子去留學
“今年中秋節(jié),原本打算飛去美國看兒子的,但是兒子臨時有事,就取消了。反正就我和老公兩個人,過不過也就無所謂了。”張女士話語中充滿了苦澀。
2009年9月,張女士的兒子小杰赴美國留學。之前做了3年全職太太的張女士,在兒子留學后,生活徹底空閑下來。“兒子一走,感覺家里的熱鬧勁都沒了,他爸白天工作,就我一個人守著個大房子,感覺心里空蕩蕩的。”張女士說。
張女士用看電視打發(fā)時間。“我之前很少看連續(xù)劇,而現(xiàn)在我專門找特長的美劇、韓劇來看。”一人在家看電視的張女士根本就不做飯,零食當飯成了常事。“我老公說這樣吃下去身體會垮的,但是一想到忙活半天做出的飯菜也是自己一個人吃,我就沒了做飯的熱情。”張女士說。
因為對家庭生活的不盡心,張女士的丈夫多次和張女士發(fā)生口角。“他說我變的不可理喻,不僅不愿意收拾家務、料理家事,而且情緒還變的很壞,動不動就會朝他發(fā)脾氣。”張女士承認丈夫說的是實話,但是她覺得兒子從家庭的離開并不是簡單的由3個人到2個人的過程。“兒子帶走的還有這個家的生氣,我內心開始后悔讓兒子去留學了。有時候一想兒子起碼還要在美國留一年多,我就很絕望。”張女士說。
馮先生告訴記者,他能理解張女士的心情。馮先生的女兒淼淼前年去日本讀書,和女兒一周一次的聯(lián)系是馮先生的大事。“我們約好每周打一次電話或是網絡視頻,淼淼有時候忘了,我就會忍不住地著急,直到她來了電話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