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字顯示,中國平均剖腹產率接近50%,個別醫院甚至超過了80%,遠遠高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15%的上限。一些產婦的錯誤觀念、醫院方面的某些傾向性,推動了剖腹產率的不正常攀升。
據廣州市衛生局基層衛生與婦幼保健處處長王俊杰介紹,2001年至2009年,廣州市的平均剖腹產率維持在38%到42%之間。另據了解,在廣州三甲醫院,剖腹產率超過50%的不在少數。
今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在醫學權威期刊《柳葉刀》發布報告說,針對中國、印度、日本、越南、泰國等9個亞洲國家的調查發現,在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中國剖腹產率高達46.2%,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上限的3倍以上,其他9個國家的平均值為27.3%。
醫療專家指出,剖腹產率偏高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影響產后婦女和孩子的身體和智力素質。
廣東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副主任蔡堅說,長期的醫學觀察發現,不經過產道擠壓的新生兒,通常以后的手眼協調能力比較弱,脾氣比較容易急躁,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患多動癥及自閉癥幾率比較高,醫學上稱之為“感覺統合失調癥”。
與此同時,在生理上,2%到3%的剖腹產新生兒肺呼吸系統不那么好,日后容易患哮喘。醫療專家指出,客觀上講,近幾年來,“嬰兒不能耐受陰道分娩”的剖腹產指征有所增加。諸如糖尿病等患者增多,這類婦女可以懷孕,但不能耐受陰道分娩;城市孕婦營養普遍比較好,平時不注意控制飲食,肚子里的孩子太大;大城市35歲以上高齡產婦增多等,這是必須剖腹產的醫學指征。
而除了上述因素,越來越多的社會因素也正成為剖腹產的背后“推手”:產婦所謂的新觀念,主要是想保持身材,怕疼;迷信某些出生日期;醫院方面的因素等。
但幾乎每一位產科專家都認為,對于大多數產婦來說,自然分娩應是首選,產婦子宮的擠壓、收縮,不僅有利于降低新生兒肺炎發生率,而且對于產婦的體能恢復、哺乳等都有好處。
“分娩是人類繁衍生息必然的生理過程,產婦和胎兒都具有潛力能主動參與并完成分娩過程,”蔡堅說,“實際上,剖腹產只是解決難產和重癥高危妊娠、高危胎兒需要終止妊娠的有效方法。”
如今在廣州,每個產科醫院都開設了“孕婦學校”,宣傳自然分娩的好處,已有不少準媽媽堅持順產。
“產前陣痛是女性一生不可多得"享受痛苦"的時刻,”廣州一位32歲的準媽媽曾瓊說,“為了孩子的健康,我愿意選擇順產。”(肖思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