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行動規劃近日發布,中國食品企業迎來“走出去”的機遇和挑戰
2000多年以前,當中歐商人穿梭往來于古絲綢之路時,食品既是補給商隊的生命之源,也是他們了解沿途國家文化的窗口,更是販賣的商品、交流的工具、農業改良的途徑。
中國茶葉經絲綢之路最終抵達歐洲,西域的葡萄、核桃、胡蘿卜、胡椒、胡豆、菠菜、黃瓜、石榴等農作物也傳播到了中國,豐富了國人的日常飲食。與此同時,西域特產的葡萄酒也伴隨各國文化、經濟的融合,逐漸融入到中國的傳統酒文化當中。
2000年后的今天,就在上月博鰲亞洲論壇上,伴隨我國“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規劃的出臺,中國食品企業迎來“走出去”的歷史機遇和挑戰。如何借著機遇走好這條舌尖上的“一帶一路”,讓世界更多的人品嘗到中國的特色食品和農產品?專家指出,食品企業需要修煉好內功,追求更高層次的食品安全和品質,同時也需要政府搭臺做好保障。
Q1
“一帶一路”帶來哪些利好?
茶葉,在古絲綢之路的時候,就是走出去的“明星”食品代表。對眼下飽受國內市場煎熬的茶葉企業來說,“一帶一路”讓他們看到了一條升級版的“茶馬古道”,不少茶企開始謀劃新一輪的“走出去”。
不久前,河南信陽毛尖集團和蒙古、中俄聯合協會簽訂了每年30億的茶葉出口訂單。
“我們茶葉走出去的戰略,主要是銷售大眾茶和符合中亞、中東地區口味的茶葉。”信陽毛尖集團董事長陳世強對媒體表示,在“一帶一路”的發展過程中,信陽大別山茶區起到了較為重要的作用。“我們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也有信心利用好我們大別山茶區,借助中國云南、四川、貴州、福建等各大茶區的力量來共同抱團發展。”
陳世強說,目前俄羅斯、塔吉克斯坦,甚至歐洲對中國茶有很大興趣,也有很大的需求,特別是紅茶。
2014年11月APEC會議上,習近平主席表示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產業合作以及金融合作等互聯互通的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
這被外界看作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絕佳機遇。
上月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談到“食品安全、國際共治”時表示,目前中國對世界上21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食品,多年來的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農業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副研究員何君向新京報記者表示,“一帶一路”對中國農產品出口究竟能夠帶來多大的市場,目前尚無精確統計數據。但從整體趨勢上可以判斷,中國農業對外投資,特別針對農業生產和產品加工為主的投資還是以亞洲和非洲為主。
“雖然農業對外投資尚處于起步階段、規模和總量較小,但國內外大型涉農企業以及國際資本正在逐漸追逐未來農業國際投資的市場,農業對外投資的潛力巨大。很多企業在農業領域的對外投資重點瞄向了見效快、投資回報率高的行業。”何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