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10月25日,從國家公務員局傳出消息,2011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招考網上報名于24日24時結束,共有130.5萬人通過資格審查,還有16.8萬人招錄機關正在進行資格審查,整個資格審查工作將于26日18時結束。這次,137個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計劃招考1.6萬余人。
這次國家公務員考試,報考人員與招錄人員相比,依然是“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的局面。考試過程和最終結果的公平與否,是所有考生最為關心的問題。近日,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教授、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楊小軍。
報名人數逐年上升
公務員,根據公務員法第二條的規定,“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公務員考試是我國選拔公務員的主要方式,參加中央和地方公務員考試,已經成為高校應屆畢業生的擇業首選。僅就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考試而言,報名人數逐年上升,從2003年的8.7萬人增長到2010年的146萬人,上漲了16.8倍。
楊小軍認為,面對如此龐大的考試大軍,如何確保公務員招錄考試公開、公平、公正,考驗著政府的智慧。
“國考”制度中有隱憂
記者調查發現,中央機關公務員考試制度相對健全些,考生的疑問和爭議主要集中在“兩年基層工作經驗比例提高到85%”,“博士報考年齡放寬”,“考錄對象擴大到一線工人、農民”等報考人員的資質問題上。
而地方各級機關公務員考試,則存在“對普通報考者在面試環節的歧視性待遇”,“考試過程中的人情關系大量存在”,“在統一考試之外,另有選調、內部考試等公務員選拔方式,考試雙軌制造成不公平競爭”等質疑。
“這些疑問和爭議,歸根結底是公務員選拔方式中既存的制度性隱憂。”楊小軍指出,兩年基層工作經驗以及特殊的報名條件,會促使一些報考者偽造工作經驗和虛報資質,如果缺乏監管,就會造成不公平。而面試環節的透明度不夠高,且標準模糊,最終會導致缺乏公信力。考生與招考單位的爭議無法律解決途徑,以及人情關系請托等現象,都有可能撕開廉政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