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中國靠什么在國際上擴大自己的影響呢?是靠錢,靠中國文化,還是靠新式武器?或者是把這些加在一起呢?實際上,不管靠什么,最終要靠的還是人才。
提到人才,我們往往只會想到科技人才、經濟人才等,很少聽過人們談國際關系和國際事務方面的人才。如果我們缺乏這方面的人才,又怎么可能順利解決在國際事務中遇到的一些麻煩呢?
拿中美研究國際問題的人數和研究的題目比較一下,就可以看出差距何在。一位美國朋友告訴我,美國高校、研究所、公司和政府部門內從事中國研究的人員有上萬人。而中國研究美國的人數據說只有兩三千左右(也有人認為遠低于此數),且很多都是兼職的。美國研究拉美地區問題的有兩三千人,研究非洲的略少些,大概在兩千左右。而中國研究非洲的大約只有三四百人,研究拉美的人就更少了。
中國的國際關系研究人員不僅少,而且這些人大都從事同樣內容的研究和教學,研究課題也很粗放。國內出版的有關美國研究的著作目錄,大部分內容相近,都是美國戰略什么的。而美國人研究中國什么呢?從公開的書目看,幾乎方方面面無所不包,如中國的電影變化、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學校的管理、勞工法研究、媒體的發展、農村新合作醫療等等,不勝枚舉。一位美國朋友告訴我,他們還研究中國邊境省份與周邊國家的關系,研究中國基層干部的選拔制度等。
再就對非洲的研究來說,美國凡開設國別和地區研究的主要大學都有非洲研究的系列課程,而筆者所在學校只有一兩位老師,開設了一兩門有關非洲的課程。美國一所性質類似,但規模較小并僅有研究生教育的學校卻有七八位教師,開設了十來門課程,如非洲沖突分析、非洲外援政治、非洲種族與發展等等,而且學生有機會到非洲實地進行短期調研。由此可見我們在該領域的培養水平了。
我國培養的國際關系方面的人才無論在數量或質量上都不高,畢業后出路也狹小。美國一家在華企業在公關部、市場開發部和其他相關部門聘用了多位中國研究方向的學生,而兩年前一家中國大企業的人事干部告訴我:他們只進外語專業畢業生,不要國際關系和外交學的畢業生。所以當我聽說中國企業在國外碰到各種各樣困難,我一點都不感到吃驚。
中國要想真正承擔起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重任,必須重視國際事務人才的培養,要有一整套機制來培養這方面的“高、精、尖”人才。 (作者是外交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