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金融的握手
今年上半年,金融業對文化產業的支持可以用“一如既往”4個字來形容:投融資十分活躍,文化產業與財政、銀行、保險、風險投資基金、證券等的結合已經具有一定的基礎,政策需求集中在財政、上市融資與貸款三方面。文化產業是新的,而金融制度基本是常規的,兩者間的結合模式還在探索中。
數據:
截至3月末,文創貸款累計投放44.6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披露的最新數字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北京市中資銀行文化創意產業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17.4億元,累計投放44.6億元,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0.9%和162.4%,位居全國前列。中國工商銀行每年為北京文化創意企業貸款設立100億元的專項授信額度。交行上半年文化創意產業授信累計審批額度7.52億元,累計發放額為5.22億元。
大事件:
●工行每年百億授信支持文化創意產業
1月12日,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與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國工商銀行每年為北京文化創意企業貸款設立100億元的專項授信額度。重點支持文化創意企業、集聚區和重點文化項目,引導和支持文化創意企業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提高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力。
●文化部與工行簽署文化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
3月10日,文化部與中國工商銀行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根據協議,工商銀行將積極向文化產業優質企業發展提供全面的金融創新產品和服務,重點支持符合《文化部文化產業投資指導目錄》鼓勵類行業的優質企業,以及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文化產業集聚區和重點文化項目建設。通過提供并購貸款等產品服務推動文化企業重組并購和文化體制改革,配合文化部扶持打造全國性重點文化企業,支持其做強做大,并積極利用全方位的國際化金融服務支持我國文化企業“走出去”。
● 金融支持政策出臺填補文化產業發展“短板”
4月8日,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文化部等九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正式發布,《指導意見》要求通過創新信貸產品、完善授信模式、培育保險市場、實施文化產權評估交易等具體舉措,加大金融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有關專家指出,《指導意見》是近年來首個金融全面支持文化產業的指導性文件,其意義不言而喻。《指導意見》在金融支持措施上進行了一系列創新,針對文化消費市場,明確提出要積極開發文化消費信貸產品,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培育文化產業保險市場,營造貸款貼息、保費補貼、投資基金、風險補償基金、文化產權評估交易等配套機制。作為《指導意見》的一大亮點,積極開發文化消費信貸產品,為文化消費提供便利的支付結算服務被單獨提出。
● 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金融服務中心成立
5月6日,“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金融服務中心”在北京銀行宣武門支行正式掛牌。據悉,“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金融服務中心”是全國首家金融服務文化創意產業專營機構。 “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金融服務中心”作為專門服務于北京文化創意企業的金融專營機構,將為北京文化創意企業提供快速的審批渠道和優質的金融產品服務方案,促進全市文化創意產業持續快速發展。
今年是北京銀行“文化創意年”,北京銀行推出“創意貸”文化金融品牌,目前,該行已累計審批通過“創意貸”837筆、124億元,支持了600戶文化創意企業實現長足發展。
觀點:金融與文化的結合模式還在探索中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文化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喻文益表示,除證監會《中國上市公司分類指引》有關條款外,銀監會、保監會并沒有就文化產業出臺專門政策,北京發展文化產業,在資本運營方面,采取了平衡促進的投融資模式,包括企業自籌一部分、社會投入一部分、銀行貸款一部分、財政補貼一部分、保險參與一部分、上市籌資一部分、外國投資一部分這七部分的來源,在很大程度上使資金瓶頸有了緩解。當前,文化產業金融工作具有較鮮明的特點,并表現出一定的矛盾性。
盡管全社會對文化產業高度重視,但文化產業資金市場還是兩極分化:效益好的企業是金融界的寵兒;而多數文化企業還是在依靠自有資金滾動發展;盡管電視劇制作、旅游與網絡文化業的投融資工作十分活躍,但創意與市場脫節,文化企業不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發行渠道不暢,促銷不得力,經營收益與抵(質)押物的單一等,都成了融資的攔路虎;創新與滯后并存,繁榮與停滯同在,文化產業與金融的結合在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