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985年6月4日,人民大會堂。時任中央軍委主席的鄧小平輕輕伸出的一個指頭震驚了世界——中國人民解放軍裁減員額100萬。一個指頭與100萬就這樣永遠定格在人民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史冊上。回顧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軍精兵之路的歷程,在感嘆一代偉人一個指頭震驚世界的統帥風度的同時,我們邀請5位專家從更加“定量”的視角對裁軍百萬的重大意義做深入分析,從這些“加減乘除”的“計算”中,我們能更加理性專業地感悟一代偉人的韜略,從而加深對百萬大裁軍科學性的認識。
重塑均衡協調的軍力結構
-軍事科學院軍隊建設研究部二室主任 張秦洞
【數據點擊】陸軍組建集團軍,編入了大部分獨立炮兵、裝甲兵和野戰工兵部隊,充實擴編了通信、防化、運輸分隊和電子對抗分隊;集團軍中的技術兵種數量首次超過了步兵;陸軍航空兵成立,海軍艦載機部隊組建,空軍部隊增加了新機種,第二炮兵組建了新型導彈部隊,高技術部隊不斷涌現……
一支軍隊究竟應該劃分為哪幾個軍種,軍種內部應該由哪些兵種和專業部隊構成,其最基本的著眼點和立足點應該是有利于提高戰斗力,完成作戰任務。
上世紀80年代,世界上相繼爆發的幾場局部戰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作戰樣式和戰爭形態,其中最明顯的標志,就是對技術兵種的倚重和對各軍兵種有效協同的依賴。
這些顯著的變化為百萬大裁軍提供了全新的時代背景和科學的軍事參照。鄧小平站在世界軍事變革的潮頭,敏銳捕捉到“現代戰爭是合成軍作戰”的重要發展趨勢,強調精簡主要是減步兵,不是減技術兵種,要有強大的空軍,把海軍“搞大一點”,“根據軍隊裝備不斷改進的情況,搞些合成軍、合成師”。在精簡整編過程中,他對技術力量發展的重視程度超過以往任何時候。
人們注意到,百萬大裁軍并非簡單的人員裁減,而是通過科學適當的“加法”,實現了軍隊結構戰略性大調整。“大陸軍時代”終結,從陸軍“一軍獨大”到海、陸、空、二炮科學搭配,從單一兵種到合成兵種,從各自為戰到體系作戰,我軍各軍兵種比例結構進一步趨向均衡合理。
百萬大裁軍成為時代的分水嶺。它改變了以數量衡量戰斗力的傳統思維定式,打破了以軍隊規模效應滿足國家防衛的傳統建設模式,在重塑均衡協調的軍力結構方面進行了深入且帶有革命性的探索。由此所衍生出的“力求精簡,力求符合作戰任務和國情軍情,力求平戰結合,力求比例協調”4條法則,已經成為和平時期一支軍隊確定軍兵種比例關系應該恪守的根本遵循。
保持合理適度軍隊規模
-軍事科學院軍隊建設研究部研究員 謝蒲
【數據點擊】通過“撤、并、降、交、改、理”,人民解放軍總部機關的人員編制精簡近一半;11個大軍區合并成7個;減少軍級以上單位31個;撤銷師、團級單位4054個;各級領導班子都減少了副職干部;合并了3所高級指揮院校;60萬干部退出現役轉業到地方……
兵貴精而不貴多。軍隊戰斗力的強弱,不僅取決于數量的多寡,更取決于質量的高低。但是,1985年前,中國軍隊員額高達400萬之眾。為此,鄧小平說,人民解放軍過去“只講數量,不講質量。現在改變了,講質量,講真正的戰斗力。搞少而精的、真正頂用的”。
要走質量建軍之路首先必須“消腫”。然而做“減法”,“消腫”消什么、怎么消、消多少,這是一個需要科學研究的復雜課題。
確定一個國家的軍隊規模與結構,不能單純地從國家軍事戰略和作戰任務需要出發,還必須借助一套完整的分析和計算方法。其具體做法是:依據一個國家的人口總數、國土面積、經濟實力、周邊環境等10大國情因素,運用國際通用的“多元回歸方法”,經過大量縝密計算,得出軍隊規模的理論依據,并對軍兵種比例、官兵比例、機關與部隊比例、作戰與非作戰人員的比例等展開量化論證,推算出一個個“黃金分割點”。
尊重科學,才會有科學的決策,才會有裁軍百萬的壯舉。它改變了以數量衡量戰斗力的傳統思維定式,打破了以軍隊規模效應滿足國家防衛的傳統建設模式。百萬大裁軍之所以第一次擺脫了“精簡一次,膨脹一次”的反彈怪圈,在于采用的是革命的辦法,而不是改良的辦法。
歸納起來,百萬大裁軍在調整軍隊規模結構,正確處理數量與質量關系方面形成了4條原則:一是在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寧要少些,但要好些”。二是擴大數量以合理夠用為尺度。三是保持軍隊規模充分考慮經濟承受能力。四是在調整軍隊數量的同時優化結構和完善體制。這些寶貴經驗都為以后的裁軍提供了科學鏡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