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建議
生物多樣性保護是一項久久為功的系統性工作。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生物多樣性仍面臨著多方面的考驗。一些生物多樣性法律法規跟不上當前保護工作需求,若干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的本底數據不清,科技支撐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能力尚顯不足等,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給予高度關注和重視。
進一步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建設,加強物種遷地保護方面整體設計
根據新形勢、新要求,繼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以適應當前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監管要求。加快修訂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法》,加強野生動物資源利用監管,確保野生動植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從源頭上控制重大公共衛生風險。建議以現有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外來物種入侵等部級協調會工作機制為基礎,系統規劃國家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構建全鏈條、常態化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監管機制。
建立鼓勵各地合理利用生態保護紅線內的優質生態資源,探索實現生態產品價值的機制。完善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方法及應用,探索建立GEP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相結合的評價體系,實現經濟增長與生態保護成效協同發展,用科技支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
植物園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力量,是植物遷地保護的基地,其與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形成很好互補。然而,長期以來我國植物遷地保護缺乏國家層面的整體規劃和統一部署,缺乏科學統一遷地保護協調機制,這制約了我國植物多樣性遷地保護國家戰略的實施,致使我國植物園建設管理泛公園化現象普遍。建議在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框架下,建立自上而下的組織領導機制,明確各部門責任主體,打造覆蓋全國主要生態類型的遷地保護與研究網絡,以更好地支撐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
加強生物資源現狀調查,尤其重視關鍵地區
我國生物資源相對豐富,但其“家底”數據多基于?20?世紀?60—70?年代甚至更早的調查結果。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生態環境變化很大,特別是土地利用變化、外來物種入侵等因素已使許多物種生存受到威脅,急需對國內生物資源現狀進一步調查,從而為后續評估、預警、治理提供科學依據。
國內具有全球保護意義的陸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如喜馬拉雅南坡、高黎貢山,是目前戰略生物資源收集的薄弱甚至空白地區。建議專項支持科研人員對這些區域的生物多樣性(如植物、動物、大型真菌、苔蘚、地衣等)及生態系統類型進行全面調查,查清生物多樣性家底,并建設精細化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大數據服務平臺,為跨境生態安全屏障保護和“一帶一路”沿線區域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基礎數據。
加強科技支撐,針對關鍵問題,建立新型舉國科研攻關模式
科技支撐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基礎。目前,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已取得很大的進展,但在一些關鍵節點上還需要更深入、全面的研究。例如,物種瀕危理論和自然種群恢復方面還存在許多空白,遷地保護理論與技術亟待提升。另外,一些新技術不斷涌現,如人工智能的物種識別技術、生物多樣性大數據深度挖掘技術,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物資源開發利用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建議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梳理制約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關鍵問題;實行“揭榜掛帥”制度,建立新型舉國科研攻關模式;加快推動新技術在實際場景下的應用,不斷增強科技的供給能力,釋放創新活力,促進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更好發展。
加大生物資源庫/館整合,建立數據匯交共享機制
目前,我國各類生物資源庫缺乏統一的建設規范與數據標準,資源質量差異較大、共享水平參差不齊,除了少數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外,信息化水平普遍較低。大數據分析和共享數據平臺的搭建是當前科學發展的趨勢。建議以國家項目為牽引,打破行業部門間壁壘,加速推進科學數據標準化建設;加強現有生物資源庫/館整合,避免重復布局,依托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科學布局一批國家戰略資源庫/館,加強標準化管理;探索建立完善的科學數據匯交、分享體系,促進大數據科研范式下重大生物多樣性成果的產出。
加強國際合作交流,積極牽頭國際大科學計劃/工程
近些年,我國對科研創新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在平臺設備上的投入持續增加,目前國內已建成一大批國際一流的科研條件平臺。建議圍繞全球尺度的生態環境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世界難題,充分利用國內現有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聯合國外監測站點,積極提出并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在全球范圍開展大空間、大尺度的科學觀測與研究,不斷拓展國際合作網絡,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