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青藏高原災害發展趨勢與災害風險

發布時間:2017-10-07 09:26:05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崔鵬 賈洋等  |  責任編輯:馬驊
關鍵詞:青藏高原,自然災害,災害風險,氣候變化,構造運動

 需要關注的防災減災科學技術問題與未來開展工作

 需要關注的防災減災科學技術問題

針對目前青藏高原自然災害的特點,以及當前該地區防災減災存在的問題和未來風險,今后應關注以下科學技術問題:

(1)成災因素變化與災害發育的區域規律;

(2)自然災害動力學過程與災變機理;

(3)氣候變化與地震耦合作用下的巨災演化規律;

(4)青藏高原自然災害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

(5)適宜高寒區特點的監測預警和防治關鍵技術。

未來開展工作

圍繞以上科學技術問題,未來需要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1)系統調查青藏高原自然災害,建立基礎數據庫。對青藏高原自然災害進行全面系統考察,調查青藏高原歷史上發生的主要自然災害類型,完善災害規模、頻率、成因、性質等屬性特征。補充成災環境(水文、生態、氣候、地質、地形、社會經濟等)基礎資料及多源、多種分辨率的遙感(光學、InSAR、LiDAR)數據,建立一套較為完整的青藏高原自然災害基礎數據庫。

(2)孕災環境及其變化特征。分析青藏高原不同類型自然災害發育的土壤巖性、地質構造、地形地貌、氣候氣象、水文、生態等孕災條件,確定關鍵致災因子,揭示不同類型災害成災環境的現狀與變化趨勢。

(3)揭示災變機理與災害發展趨勢。分析青藏高原不同類型自然災害的時間和空間分布特征和活動特征,考慮極端氣候變化和超強地震活動對災害發育的影響,構建地球內動力(構造運動)和外動力(氣候變化)共同驅動的災害災變機理模型。結合社會經濟發展與工程擾動,預估災害發展趨勢。

(4)災害風險分析與減災需求。在前述調查工作的基礎上,分析未來青藏高原不同種類自然災害的風險與應對能力及其適應性,并結合區域社會經濟和國防發展的需要,提出未來減災需求。

(5)加強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建立“天-地-空”一體化自然災害監測技術和監測網絡,獲取區域范圍尺度的觀測資料。對重大災害、潛在災害進行長時間序列的監測,在典型災害密集分布區,布設監測網,全面監測地表數據(沉降變形,板塊位移,氣象,土壤水等)。

(6)完善災害防治技術。了解青藏高原自然災害防治的技術現狀,總結減災模式、技術及其經驗,分析現有技術的不足,改進災害防治工程設計參數確定方法,發展適宜高寒區的災害治理優化設計技術,提高災害治理水平。

 

 結語

青藏高原自然災害類型多樣,分布廣泛,活動頻繁且危害嚴重,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及人員生命安全構成巨大威脅。由于精準調查及觀測數據匱乏,在針對青藏高原不同種類的自然災害研究中,災害機理的定量認知比較欠缺;同時,也需要發展針對青藏高原特殊環境條件的減災技術。建議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中,除系統考察獲取基礎數據和研究災害機理過程以外,還應注重分析青藏高原減災技術能力現狀與已經取得的減災成就和經驗,結合自然災害的孕災特點、活動規律、發展趨勢與未來風險,考慮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和國家重大工程與國防需求,分析確定青藏高原未來防災減災需求,提出減災對策。

(作者:崔鵬 中國科學院山地災害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賈洋 中國科學院山地災害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蘇鳳環 中國科學院山地災害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葛永剛 中國科學院山地災害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陳曉清 中國科學院山地災害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鄒強 中國科學院山地災害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1  2  3  4  5  6  7  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