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握樸實無華的金銀花,劉嘉坤帶領村民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走過蜿蜒曲折的盤山路,劉嘉坤讓所有人看到這里的美麗。一花一山一人,從山頂的石棚到首都的大會堂,劉嘉坤一生都在為這里的一切努力著。不管是他在田間的滿身塵土,又或伏案疾書的雙鬢斑白,他胸前的國徽會一直金光燦燦。中國網 鄭亮攝影 |
做好人,當好官,聽民意,諫國事
歷任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的劉嘉坤總是充滿了激情和干勁兒,“人不論干什么差事,首先給自己定好位,能干什么、能干成什么,把握好自己,能吃苦、能吃虧、能吃氣,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必須全身心投入……看準的路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談及自己的人大代表身份,劉嘉坤說,“首先要是個好人;替老百姓說話;替國家琢磨點子。”把百姓的合理訴求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把群眾的冷暖、安危掛在心頭,“當好官,就得聽民意。”
據劉嘉坤介紹,去年村接待老書記80余人都表示退休后沒有保障,村里面發放的退休養老資金極低無法保障他們的老年日常生活。退休養老金數額一般是在職村官的60-80%,每個月200元左右。“這部分錢既不是縣財政負擔,也不是鄉鎮負擔,而是由村里自己想辦法解決,經濟條件好的村肯定沒問題,經濟條件不好的村這點錢根本發不起”。為此,他建議,應當提高農村基層村官退休養老待遇。
劉嘉坤解釋道:吃水不忘挖井人,“建設新農村,村干部是關鍵”。村干部是我國農村最基層干部,大到鄉村發展、社會治安,小到婆媳吵架、鄰里糾紛,事事都離不開村干部。這些年老的村干部為貧困平邑縣的脫貧發展做過不可磨滅的貢獻,應當享有退休后的合理養老待遇。
此外,為響應中央“精準扶貧”號召,劉嘉坤建議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推進國家精準扶貧,為國家到2020年實現5575萬現行標準線下的貧困人口脫貧助力。他解釋,為國家貢獻了70%以上糧食的800個種糧大縣中有110多個是貧困縣。讓種地的農民有了合理的回報,幫扶他們脫貧,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就是其可取之道之一。高效生態農業是在盡量少使用或基本不使用化學投入物的前提下,用桔梗化作肥料,保證作物產量基本不下降甚至高產,品質安全。以前發展的塑料大棚不是綠色的,存在化學農藥的投入,農作物也易受污染。
“相較在城市打工,農民在同樣農動力付出的前提下,獲得同樣多甚至更多的經濟回報,不僅拉動城市中高端消費市場,而且也促進部分農民返鄉,建業,為創建社會主義美麗新農村、保護鄉村生態環境做貢獻。”
忍冬科的金銀花,牽引著劉嘉坤帶領群眾走上脫貧致富路,擺脫“受窮氣”的命運,相信,脫貧路上忍過這一冬,來年一定更加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