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帶著村民走向幸福的生活,劉嘉坤想了各種辦法,不斷地學習考察。最終,盛開在“中國金銀花之鄉”的這朵小花讓劉嘉坤堅定了決心,也讓他最終選定了發展金銀花產業的道路。中國網 鄭亮攝影 |
讓有本事和沒本事的人都能過上好日子
面對九間棚不斷好轉的局面,劉嘉坤仍不放松警惕,“九間棚貧窮落后的面貌得到了初步改善,但是群眾的收入仍然不高,傳統的農業種植模式仍然沒有改變。我帶著沉重的壓力到全國著名的新老典型村莒南的厲家寨村、龍口的下丁家村、河北的沙石峪村、遼寧的東方身村、山西的大寨村、天津的大邱莊、江蘇的華西村等學習請教。通過考察學習后使我深刻地認識到:我們九間棚村,靠山山不多,靠地地瘠薄,要想讓九間棚人真正富裕起來,只靠艱苦奮斗和‘挖山不止’的勁頭是不夠的,要借鑒外地農業與工業相結合的經驗。”
因人才匱乏,自身也缺乏管理經驗,1990年開始,劉嘉坤先后開創的“花崗石廠”、“工程機械配件廠”、“塑料廠”等企業,均效益不佳,帶出來務工的鄰里們大部分都找不到活干,處于失業狀態。“當時心里那個內疚,到今天我都忘不了。”劉嘉坤自責道,“我這個村支部書記是怎么當的呢?”
“由于我這個村書記管理企業的能力有限,1995年四個小企業改制轉給了村里的能人經營,群眾的收入出現了巨大差距,引起了很多很難解決的矛盾,1996年我這個村書記每天都是焦頭爛額的滋味,走到了艱難的交岔路口……”
“當時,我給我自己出了個題目:如何尋找一個適合九間棚村發展的路子?如何讓全村有本事的人、沒本事的人都能過上好日子? ” 劉嘉坤說。
為避免出現“邊脫貧,邊返貧”的現象,1997年,僅有初中肄業學歷的劉嘉坤自費前往北京大學“拜師學藝”,“治貧先治愚”保證搬遷農民“有業可就、穩定脫貧,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