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
專家:
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要求,是中國共產黨人代代相傳的偉大使命。
從戰爭年代的讓人民當家做主,到土地制度改革實現耕者有其田,從改革開放后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裕起來,到先富幫后富實現共同富裕,最終讓貧困地區困難群眾和全國人民一起奔向小康,再到實現每個人心里的“中國夢”,讓每個中國人脫貧解困、過上美好生活的使命始終一脈相承。
在中國共產黨人偉大使命的感召下,我國扶貧開發工作不斷取得深入:
--從1986年年人均收入206元,提高到2008年底的1196元,再到2011年底的2300元,國家扶貧標準實現10多倍增長,更多的貧困群眾得到扶持;
--從解決溫飽為主要任務,轉入鞏固溫飽成果、提高發展能力、加快脫貧致富、保護生態環境、縮小發展差距,我國扶貧開發進入新階段;
--從“輸血式”的生活救濟型扶貧向提升貧困地區內生動力的“造血式”開發型扶貧,從大水漫灌式的全面扶貧到滴灌式的精準扶貧,我國扶貧開發方式日漸科學精準;
--從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到向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轉變,我國扶貧攻堅主戰場進一步向關鍵區域轉移。
這是人類減貧史上的“中國奇跡”--在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不斷推進下,我國實現6.6億貧困人口大規模脫貧,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中國經驗”
金秋9月,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興平鄉達西村,黨支部書記沙吾爾·芒力克和全體村民收到了一封來自中南海的特殊回信。
“得知在村黨支部帶領下,近年來村里又有了不少新變化,各族群眾像沙漠里的胡楊一樣根連著根、心連著心,日子越過越好,我為你們高興……達西村的發展變化說明,有黨的好政策,有各族群眾齊心奮斗,就一定能讓鄉親們過上舒心幸福的生活。”習近平總書記在信中寫道。
實踐證明,我國扶貧開發事業極大地改變貧困群眾生活狀態,對促進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民族團結、邊疆鞏固、社會和諧發揮了重要作用。
“過去一家人擠在土坯房里,僅靠種地為生,一天只能吃上一頓飯,窮得直掉眼淚。后來扶貧政策進了村,工作隊帶領我們修路、種果樹,發展生態旅游農業,日子越過越紅火。”從女孩不愿嫁的貧困山旮旯,到人均純收入過萬元的小康村,位于川滇交界處的四川省筠連縣春風村60歲村民朱永芬見證了這一變化。
春風村翻天覆地的變化,映射出中國農村從貧困走向小康的滄桑巨變。
改革開放之前,中國農村地區受經濟、社會、歷史、自然、地理等方面制約,發展相對滯后,貧困人口數量眾多。1978年,我國貧困人口為2.5億人,占農村總人口的30.7%。
在西方世界眼中,社會主義中國一度是“貧窮”的代名詞,社會主義中國的農村一度是地球上最落后的地方。
“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
“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樹立脫貧致富、加快發展的堅定信心,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堅持苦干實干,就一定能改變面貌。”
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決策部署下,經過不懈努力,我國扶貧開發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1978年到2010年,參考國際扶貧標準,近半數中國人擺脫貧困;在我國大幅度提高扶貧標準的背景下,到2013年,農村貧困發生率下降到8.5%。
--農村居民的生存和溫飽問題基本得到解決。進入新世紀以來,扶貧工作重點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013年人均純收入增加到5389元。
--貧困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生態環境建設得到明顯加強,人畜飲用水問題大面積解決,自然村通公路、通電、通電話比例達到90%左右,適齡兒童入學率接近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全覆蓋。
“貧困人口減少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一個標志性成就。”中國扶貧發展中心副主任曹洪民認為,農村貧困人口的減少,為農村地區消費力的提升、國家經濟內需的提振起到支撐作用,為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65年來,中國的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人民生活實現了從貧困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這不僅使中國徹底拋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而且為人類戰勝貧困、為發展中國家尋找發展道路提供了成功的實例。”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65周年招待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豪邁地說。
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若澤·格拉齊亞諾·達席爾瓦在談及中國成功減貧給世界的啟示時說,中國的努力是使全球貧困和饑餓人口減少的最大因素。
短短30余年,6億多人擺脫貧困,被世界銀行稱之為“迄今人類歷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規模減貧”--這樣的“中國奇跡”何以發生,成為全球減貧事業的歷史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