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簇簇頑強的綠色,從道路兩邊沿著綿延起伏的黃色沙丘,向沙漠腹地一寸寸延伸。產生于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的治沙經驗,以其創造的奇跡,推動中國率先進入“人逼沙退”國家行列。
這是多年來中國政府支持的生態文明建設具體行動之一。聯合國環境署曾經推斷,世界約1/4的陸地、2/3的國家和地區受到荒漠化的威脅。而中國是全球荒漠化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其中,占全國國土面積逾70%的西部地區,荒漠化率是全國的56%。當古絲綢之路在這片大漠黃沙下吟唱著中華民族往昔的榮耀時,庫布其萌生的片片新綠正構建著這個古老文明連接歐亞大陸、乃至世界的現代通途。
在中國,仍有近4億人口生活在那些面臨干涸的土地上。這樣的基本國情,決定了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以來,能夠首次在環境與發展方面因中國特色的創新舉措寫入聯合國大會決議并進行推廣,決定了全國政協常委王文彪25年來堅持沙漠生態經濟事業的中國意義。
10月12日,全國政協常委王文彪從非洲返回位于北京的億利資源集團總部時,多了一塊獎牌,這也是他為新中國64歲華誕帶回的一份特殊禮物。
國慶前夕,在納米比亞首都溫得和克召開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一次締約方大會上,他榮獲聯合國頒發的首屆“全球治沙領導者獎”。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他帶領億利資源集團綠化庫布其沙漠近6000多平方公里,占全球荒漠化面積的1/7000。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組織執行秘書長呂克·尼亞卡賈將獎牌頒發至第一位獲獎的中國人手中。
“我更想把這塊獎牌獻給我的祖國,這個古老的國度有個年輕的中國夢,那就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寧可不要金山銀山,也要建設一個綠水青山的美好家園,這就是我們治沙人的中國夢。”
回國后,王文彪還沒有來得及查閱相關資料,國內媒體就已經將獲獎的消息傳播開來了。事實上,現代資訊傳播如此之快,早在他獲獎的第二天,遠在美國參加聯合國高級別政治論壇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就在發言中引用了庫布其實現環境和發展雙贏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