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有大的好處
發展大城市是世界城市化的主要模式,對中國經濟意義重大
一位針灸醫師,從臺北移居上海。眾人不解:臺北不好嗎?醫師說:“我在臺北一天扎30個,在上海能扎300個。”
“這個故事雖然簡單,但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集聚帶來的好處”,陸銘說。
大城市的集聚效應首先體現在分工專業化上,大城市聚集了各層次人才,能更好地實現專業化分工,提高生產效率;其次,大城市里的大量人才資源可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企業能更快找到自身需要的人力資源,勞動力也能找到更多就業機會,中間的交易成本被壓縮;此外,按照大數法則原理,大城市里的大量人口、資源可帶來更大、更多元的需求,能對企業開展經營活動形成天然的保險屏障,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
從國際上看,發展大城市是城市化的主要模式。
“在城市化高速發展時期,人口往往向大城市高度集中”,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說,1880年到1920年間,美國城市化率年均增幅高達0.58個百分點,紐約人口從191萬人增至562萬人;1800年至1900年間,英國城市化率從30%多提升到78%,倫敦人口則從約100萬人飆升至近660萬人。
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大城市,是因為大城市經濟具有規模經濟遞增的特點:城市以集聚效應引導工業向自身集中,這種集中又進一步強化了城市的集聚效應,如此循環往復,推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韓國在工業化進程中,人口和產業向少數大城市高度集聚。以首爾為核心的首都圈,國土面積僅占全國的12%,卻曾集中了韓國近50%的人口、近60%的制造業和70%的國內生產總值。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發達國家也曾出現過市中心人口向郊區疏散、大城市人口向小城市流動的“逆城市化”階段,但隨著大城市生活質量改善、油價上漲,人們重回市中心,大城市又“復活”了。截至2000年,美國除了底特律人口仍在下降外,紐約、波士頓、芝加哥、舊金山等大城市人口都超過其1970年人口,超過幅度約為3%—17%。
從國內看,發展大城市對中國經濟意義重大。
大城市是“發動機”。以人口、經濟、科學文化高度集約為特征的大城市,能有力帶動區域經濟特別是農村經濟發展。
大城市是“大旗艦”。它既是民族經濟走向世界的“橋頭堡”,又是外國資本、知識、技術進入中國的“吸收器”,對于我國參與國際經濟競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大城市是“孵化器”。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后期,傳統工業進入尾聲,新型工業化正在展開,人口和資源開始向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轉移,未來對信息、技術、資本等需求旺盛,而這些正是大城市所特有的比較優勢。
反過來說,如果大城市發展滯后,將弱化國民經濟質量,阻礙產業結構升級,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事實上,大城市的綜合要素生產率是小城鎮的2倍,超大城市更是達到3至4倍之巨。長期以來,我國經濟“村村點火、戶戶冒煙”式的粗放經營與大城市發展不足不無關系。
發展還有空間
我國的大城市在數量、經濟產出、人口集聚度等方面還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隨著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等“城市病”的蔓延,人們擔心大城市的發展潛力。那么,我國大城市發展究竟還有沒有空間?
采訪中,眾多專家認為,與國際上相比,我國大城市發育還很不足,依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從數量方面考量,我國大城市的數量不是多了,而是偏少。2010年國際上300萬人以上的城市數量與100萬—300萬人的城市數量的比值為0.4,500萬人以上的城市數量與100萬—500萬人的城市數量為0.17。據住建部數據測算,同一時期我國這兩個比值分別為0.35和0.13,均低于國際平均水平。
“即使未來我國這兩個比值略高于國際水平,也不能說明我國的大城市數量過多。因為中國人口基數大,大城市數量應明顯多于國際水平”,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坦言。
從經濟產出方面考量,我國的城市群與世界城市群相比,“落差”還很大。數據顯示,大紐約等三大城市群GDP占美國經濟總量的67%,大東京等三大城市群占日本經濟總量的70%以上。而我國的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只占全國經濟總量的36%。再看單個城市,倫敦GDP占英國經濟的17%,東京占日本經濟的18.6%,而我國上海僅占全國經濟的5%。
即使從人口集聚度考量,我國的大城市也依然有一定的發展余地。
先看增量。1991年到2012年,上海總人口年均增長49萬人,有人驚呼“人口爆炸”。但如與日本東京相比,這樣的擔心似乎沒有必要。1945年到1965年,伴隨著二戰后日本經濟的崛起,東京人口每年增長近37萬人,考慮到上海面積為東京的3倍,這相當于上海每年增長111萬人;即使將時間拉長,把人口增速放慢的時期也包括進來,比如1920年到1975年,東京人口每年也增長近15萬人,與之相比,上海49萬人的年均增速恐怕不能算快。
再看存量。東京都市圈由東京與神奈川、千葉、埼玉三縣組成。在面積上,北京轄區、上海加蘇州、廣州加佛山與東京都市圈均大致相當;在人口密度上,上海加蘇州范圍內的人口密度已接近東京都市圈,而北京轄區、廣州加佛山的人口密度仍與東京都市圈有明顯差距,這一差距主要來自中心城市以外地區的“稀釋”。
有人擔心,大城市人口繼續增加,會使資源環境不堪重負,但事實上,通過完善規劃、精準定位、科學管理、改善技術等手段,資源環境瓶頸也能繼續“擴容”。比如,發達國家的大城市通常以都市圈形態存在,特大城市是核心,周邊城市共同參與分工合作,這樣往往能容納更多人口。資料顯示,紐約都市圈人口高達6500萬人,占美國總人口的20%;東京都市圈人口約3700萬人,約占日本總人口的30%;倫敦都市圈人口也多達365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