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記者敲開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的房間時,他正伏案疾書。“在政協社科組討論時,一位委員提出了加大對南水北調工程中文物保護的建議,現在我正趕著答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單霽翔說,他在前兩屆兩會上反復呼吁的立法保護長城的問題,今年終于有了結果———《長城保護管理條例》已經起草完成,將于今年公布實施。
■關于文保資金
首次研究文保貢獻率
記者:國家今年在文物保護方面有哪些大的動作?
單霽翔:今年,國家文物保護的專項經費投入比去年翻了一番,另外各地政府和文物主管部門也會有各自的規劃和經費投入。
加大投入的主要原因是要加大對大型墓群和古城市建筑群的保護力度,因為它們往往與城市建設之間的矛盾最為激烈。國家財政為此專門增加2.5億元,要完成絲綢之路(新疆段)30處大遺址保護規劃綱要的編制工作。
此外,今年我們將第一次研究文物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把它量化,特別是現在城市化進程很快,我們要看看文物保護究竟對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多大的貢獻,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我們還要健全和完善一系列文物保護法規。
南水北調要繞開文物
記者:南水北調工程的文物保護問題受到社會很大關注,請您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單霽翔:在社科組討論時,一位委員提出了加大對南水北調工程中文物保護的建議,我們對此事非常重視,會盡快作出答復。做好南水北調已開工項目的文物搶救工作,也是我們今年的工作重點之一。
記者:如果工程和文物發生沖突,繞不開怎么辦?
單霽翔:如果是重要文化遺產,南水北調工程就必須要繞開。
■關于海外文物
現在是回收高潮期
記者:我國流失海外的珍稀文物回收工作進展如何?
單霽翔:流失海外的文物分兩種,一種是涉案文物,比如列強當年巧取豪奪走的;另一種是民間流失的。對于前者,我們要通過有關國際公約,向他們追索回來,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要回來”;而民間流失的文物,需要抓住機會,從國外收藏家手中買回來。
記者:回收的難度是不是很大?
單霽翔:這一點是肯定的。比如涉案文物,如果文物所在國還沒有加入這個國際公約,那追索起來就很難,而且現在的情況是,許多國家還沒有加入國際公約。我們只能在我國外交部門的配合下,不斷努力做工作。許多珍貴文物,要回收可能需要幾代人不懈的努力才可能完成,但我們沒有理由放棄。
記者:現在許多人對于海外文物的回收工作好像不是很滿意,認為進展不大。
單霽翔:我可以負責的告訴你,這兩年文物回收的數量非常大,是建國之后文物回流的第二個高潮期。你說的“不滿意”,可能和我們的“少說多做”有關吧。
回收工作公眾存誤解
記者:為什么要“少說多做”?
單霽翔:一些珍貴文物回購時,需要幾千萬甚至上億元,這個價格,對于業內人士而言,他們知道這是物有所值,但我們還有那么多農民朋友和下崗職工,你讓他們怎么想?你花了這么多錢就買回來一幅字畫?而且我在網上也看到了網友的指責。所以,我們只能“少說多做”。天價回收文物究竟值不值,我講一個故事———我記得前年我們在回購一張米芾的書法作品時,商談的價格是3000萬。米芾這樣的作品傳世的現在也不過只有三幅。當時啟功先生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北京修一公里地鐵需要6億元,6億能買20件這樣的珍稀作品。但文物是真正價值連城的,修地鐵的錢將來我們會有,而文物現在有了機會不回收,就怕再無回收之日了。所以我們在做這樣的工作時,也希望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關于長城立法
長城立法即將實現
記者:說到文物保護法規,我記得您在前兩屆的兩會上曾反復呼吁立法保護長城,現在進展情況如何?
單霽翔:對。《長城保護管理條例》的草案我們現在已經完成了,報送至了國務院法制辦,等待國務院的批復。
記者:今年會公布實施嗎?
單霽翔:國務院法制辦的同志是這么答復我們的。《長城保護管理條例》的公布實施已經列入了我們文物局今年的工作計劃。
記者:制定這部法規的初衷是什么?
單霽翔:我國近幾年來對長城的研究和保護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就總體水平而言,長城仍然面臨著嚴重的人為和自然破壞的威脅。特別是破壞性開發對長城造成的損害有加劇的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長城沿線部分地區,老百姓拆城磚蓋房子吃起“長城飯”;二是個別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在搞建設、利用長城開展旅游時忽視對長城本體的保護。所以,立法保護長城的工作非常緊迫。
破壞長城者將被法辦
記者:條例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單霽翔:應該是六大部分,主要包括明確長城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建設過程所需遵守的規范,以及對破壞長城的懲處規定等。
記者:里面是否也規定了諸如對損毀長城者追究刑事責任的條款?
單霽翔:這一條當然有。如果沒有處罰條款在其中,那它就構不成法律條例。比如2002年我們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80個條款中有16個是關于處罰的內容。
■關于申報世遺
預備項目要重新申報
記者:在去年的世遺大會上,中國有5處世界遺產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質詢名單,這說明我國的世遺保護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今年文物局在世遺保護方面有什么計劃?
單霽翔:確實是這樣。不少專家也曾呼吁我國應盡快制定一部專門的世界遺產保護法。現在我可以告訴你,《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條例》目前正在制定當中,今年9月份將完成。這部條例將包括對世遺的保護范圍、措施及相關的懲處等內容。另外一個方面,我們正在建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監測巡視制度,要對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狀況定期進行周密的專業檢查、審議和評估,對于存在或者潛在的問題和隱患進行預警處理。
記者:今年的世遺申報工作是不是已經開始了?
單霽翔:今年的情況會有變化。我們要重新設定《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以前的100多個世遺預備申報項目都不算數了,要重新申報。我們也會按照世界遺產委員會的相應保護標準來對預備項目進行重新審核。
申報世遺要準備保護規劃
記者:申報標準有什么新變化嗎?
單霽翔:有。我們注意到,許多名勝古跡在申遺時往往熱情很高,但在拿到“世遺”這塊“金字招牌”之后,部分管理者就對這些文化遺產地和文物疏于管理,致使一些文化遺產地甚至出現了瀕危跡象。因此我們現在做的工作是,要求申報單位首先要對文化遺產有完備的保護規劃,符合這一點和其他申報要求后,這些文化遺產地才有可能被列入預備名單。
記者:京杭運河沿線17座城市聯合申遺的呼聲很高,目前他們有沒有提出申請?
單霽翔:目前還沒有。像聯合申遺這樣的方式,我個人非常贊同,也一直在呼吁,我認為這是一種比較新的文物保護方式,因為京杭運河沿線本身就是一條貫通的歷史文化走廊。
■關于政協提案
擬建文化遺產展示中心
記者:您今年兩會提交了什么提案?
單霽翔:我今年共提交了7個提案,大都與文物保護有關,而且每個提案都有40多位委員的聯合簽名。
記者:有沒有和“人文奧運”有關的?
單霽翔:還真有一個,是關于建設“中國文化遺產展示中心”的建議案。你知道,目前全國已登記注冊的不可移動文物達40余萬處,但對于這些不可移動文物的宣傳方式還相對落后。經過研究和論證,我們提出在北京建設“中國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利用數字化展示手段,建立文化遺產的動態管理系統。這一方案已報給國家發改委審批。北京市有關部門獲悉后,認為這是體現奧林匹克公園文化內涵的好項目。為此,他們提供了位于奧林匹克公園水系東側地塊用于項目建設。
京華時報 2005年3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