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三)發展目標
1、總體目標
以3S等技術為支撐的農業資源和農村經濟信息調查監測體系比較完善,獲取農業資源信息數據能力明顯增強;加快區劃、規劃成果轉化應用,參與推進廣西現代農業建設、優化產業結構布局的能力明顯增強;農業資源持續高效利用實驗項目建設上規模、上檔次,示范帶動作用明顯增強;建成廣西農業資源數據庫和農業資源決策支持系統,農業資源信息檢索、查詢、應用、輔助決策等功能明顯增強。
2、具體目標
(1)基本建成以3S技術為支撐的農業資源與農村經濟信息調查監測體系,公里網點監測與遙感監測有機結合,形成較強的農業資源調查監測能力,能及時、準確地獲取農情數據。
(2)完成甘蔗、蠶桑種植面積本底調查,基本建成水稻、甘蔗、蠶桑種植面積動態監測業務化運行系統并形成年度常態化監測。
(3)完成新一輪廣西農業區劃的4個專題區劃編制工作,全部通過評審驗收,并加強成果的轉化應用。
(4)力爭每個市建設1—2個特色鮮明的實驗示范項目;全區重點培育3—5個規模較大、示范帶動作用強的實驗示范項目。實驗示范面積、帶動發展面積和培訓農民人數比“十一五”增長20%。
(5)建成廣西農業資源數據庫和農業資源決策支持系統,并力爭與市級區劃辦聯網,逐步實現農業資源信息檢索、查詢、應用、輔助決策共享,暢通區劃成果轉化應用的渠道。
(四)主要工作任務
1、加快建設和完善農業資源監測體系。建設以3S技術為支撐,高新技術與傳統方法相結合的農業資源調查監測體系。抓好農業資源與農村經濟信息調查監測系統建設,應用3S等新技術新方法對原有的農業資源與農村經濟信息公里網點監測網進行改造,在全區選擇40—50個縣,每個縣選取30至50戶監測農戶,并布設若干個農作物種植結構監測樣方,建立監測農戶農業資源和家庭基本信息檔案,明確監測的主要內容和監測的技術方法,實行常態化監測運轉;抓好自治區農業遙感應用中心、區域遙感監測站、監測網點的建設,配置必需的設施設備,建立完善數據采集處理、數據存儲與備份、地面調查等系統,形成廣西農業遙感監測的核心力量,根據業務發展和條件許可,適時、適當擴大網點和監測內容;抓好監測樣方、監測農戶的規范化建設,合理樣方布局,增強樣方的代表性,加強樣方個體的建設,增強樣方監測數據的精確度和可靠性;抓緊制定農業資源與農村經濟信息調查監測技術規程,確定監測的主要內容,促進監測規范化。
2、認真做好農業資源監測評價工作
(1)開展甘蔗、蠶桑種植面積遙感本底調查,獲取廣西全境范圍內甘蔗、蠶桑種植面積本底數據和空間分布數據,為開展甘蔗、蠶桑年度種植面積動態變化監測打好基礎。
(2)開展水稻、甘蔗、蠶桑等大宗農作物年度種植面積動態變化監測,獲取廣西早、晚稻和甘蔗、桑蠶種植面積變化信息,為政府了解大宗農產品生產情況和指導農業結構調整提供參考。
(3)開展農業資源與農村經濟信息調查監測。重點調查農業資源、主要農產品發展、農戶家庭經營等情況,定位、定量獲取農業資源利用、種植業結構、經濟收益等動態變化數據。同時,圍繞農業資源利用、產業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展開專題調研。
(4)抓好全國農業資源區劃辦下達的廣東、廣西、貴州的水稻、甘蔗、油菜等種植面積動態變化監測,按時提交監測結果。
(5)抓好國家級遙感地面樣方縣監測工作,按照農業部遙感應用中心確定的監測日歷和要求開展監測,按時、完整提交監測數據,保證監測任務完成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