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三)發展重點
構建南繁育種公共研發平臺。加強以中國南繁科學院為骨干的種業研發機構建設,新建一批種業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農作物品種改良中心,提高育種創新水平。建設南繁研發中心,以開放服務、協同互動為原則,構建國家南繁科研公共開放實驗平臺,優化科研實驗基礎條件配置。建設國家種業技術交流與信息服務中心,為育種家與種子生產經營單位、南繁機構與南繁基地之間搭建有效的溝通平臺。建設南繁種質資源保藏和種子處理中心,保存不適合以種子形式在低溫下保存的作物種質資源。建設南繁新品種評價和展示中心,集中展示海南熱帶農業名、優、特、稀、新品種與先進技術。在加大基礎性、公益性研究基礎設施投入的基礎上,支持“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建設雜交作物育種創新中心,提升種業科技創新能力。
建設南繁育種科研試驗基地。建設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智能化的育種科研試驗基地,開展土地平整、排灌設施等田間工程建設,為南繁育種單位提供穩定的、高標準的南繁科研育種用地。開展基地環境監測與作物生態觀察、種子性狀與品質鑒定、組織與細胞培養、遺傳育種與生物技術育種實驗,為國家南繁各大型科研院所、高校等提供服務。
建設南繁高標準制種基地。以雜交水稻和雜交玉米制種為主要品種,以種子生產基地、種子曬場、種子加工廠、種子倉庫為主要內容,建設高標準的南繁良種繁育基地,提高農作物制種能力。解決制種基地相對過于分散的問題。完善田間溝渠,配備大棚、網室、圍欄等農田保護及監控設施。在相對集中的區域分片建設種子烘干加工廠。通過精選、包衣、包裝等,提高種子質量,促進種子的精量化、標準化和商品化。進一步發揮南繁作為國家種子調劑、備荒、缺口生產基地的作用,重點儲備雜交玉米、雜交水稻種子及其親本,增強應急調控能力。
保障南繁基地生態與生物安全。建設集種子檢驗、植物檢疫、有害生物預警和轉基因生物安全等功能為一體的國家級檢測檢疫中心,按照部級檢驗檢測機構標準和國家重點實驗室標準配置儀器設備。建設植物危險性有害生物隔離場,承載國外引進種苗的隔離試種、轉基因植物的隔離試種、有害生物風險性分析、植物檢疫科研等功能。建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提高對農業生物災害及重大病蟲害的預警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和有效控制能力,加強植物病蟲害防治。建設轉基因作物安全性評價及釋放試驗基地,開展南繁轉基因作物的研究、檢測、監控、鑒定、長期跟蹤與環境釋放安全評價研究。
(四)區域布局
瓊南早熟制種區。包括三亞市、樂東縣和陵水縣等3個市縣,擁有適宜水田面積22.5萬畝,主要發展雜交稻制種。
瓊北中早熟制種區。以臨高縣為中心,輻射儋州市和澄邁縣,擁有適宜水田面積15萬畝。
瓊中部特殊育制種區。包括五指山市的南圣、暢好、紅山、毛陽、番陽、毛道等鄉鎮,瓊中縣的營根、灣嶺;白沙縣的牙叉,樂東縣的志仲、三平等鄉鎮,主要發展五指山地區海拔500米以上的連片水田區。擁有適宜水田面積3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