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二、2013年預算草案
按照國務院《關于編制2013年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的通知》和市委四屆二次全委會精神,2013年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是:圍繞“科學發展、富民興渝”的總任務和“一統三化兩轉變”戰略,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切實保障改善民生,加大支持區縣力度,有保有壓,厲行節約,促進重慶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2013年預算擬作如下安排:
(一)全市財政收支預算草案
按照國務院有關編制地方預算的要求,2013年我市財政收支預算草案將由原一般預算和基金預算兩部分,調整為公共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三部分。同時,代編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擬安排1650億元,同比增長12.5%。加上按要求納入年初預算統籌安排的中央補助收入并抵減上解中央支出后,可供當年安排的財力為2447億元。支出相應安排2447億元。
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擬安排1480億元,支出相應安排1480億元。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擬安排100億元,支出相應安排100億元。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擬安排900億元,支出擬安排763億元。
(二)市級公共財政收支預算草案
市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擬安排660億元,同比增長12.5%,其中,稅收收入412億元,非稅收入248億元。相應安排市級公共財政預算支出660億元。加上中央補助等839億元,減上解中央24億元,可統籌安排支出1475億元,其中部分支出年度執行中將追加到區縣。
安排257億元推動經濟結構調整。主要是在兌現西部大開發、出口退稅和結構性減稅政策的同時,落實各項市級財稅扶持政策和工業振興、非公經濟發展、商務發展、金融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發展實體經濟;培育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支持特色效益農業,推動汽車、裝備制造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支持現代服務業改革試點,發展金融、物流等各類服務業;支持非公經濟,發展微型企業,扶持中小企業;加大科技投入,支持科研機構提升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運用;發展外向型經濟,加快城鄉商貿流通體系建設,落實擴大城鄉消費政策,支持電煤、成品油和糧食等物資儲備;保障安全生產,推進節能減排。
安排607億元促進民生持續改善。主要是繼續堅持全市公共財政預算50%以上用于民生,確保中央和市里出臺的各項民生政策落實到位;支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以創業帶動就業;落實教育支出的法定增長要求,發展職業教育,均衡基礎教育,提質高等教育,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促進教育公平;提高城鎮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提高城鄉居民合作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財政補助標準,完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擴大區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范圍,支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社會救助體系,繼續提高城鄉低保補助標準和重點優撫對象保障水平;加快文化、體育事業發展,支持主城大型居民聚居區和商務集聚區加快建設,繼續推動老城區、零星危舊房拆遷改造;穩步推進公租房、廉租房及配套設施建設,加快農民新村建設和工礦棚戶區、農村危舊房改造;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支持生態環境保護;支持推進橋梁隧道、公交場站、換乘樞紐以及污水管網等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市政設施建設。
安排478億元助推區域協調發展。主要是優化財政管理體制,調整區域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根據區域功能定位,完善差異化分類扶持政策,鼓勵主城和區域性中心城市加快經濟發展,增強三峽庫區和民族地區發展動力,減少生態脆弱區縣對資源型產業的依賴,提高重點生態功能區及資源枯竭型城市財力保障水平;繼續加大“三農”投入,落實各項惠農強農政策,推進扶貧開發,增加農民收入,支持水利、農村公路建設,提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水平;繼續加強市級中心鎮、重點示范鎮建設;完善轉移支付分配體系,堅持財力向“兩翼”和貧困區縣傾斜,提高區縣最低人均財力水平,促進區縣可持續發展。
安排133億元保障公共服務管理。主要是確保黨政機關、民主黨派和群團組織依法履行職能,推動立法、監督及參政議政能力建設;支持政法機關裝備和信息化,以及消防安保和災害應急救援建設,增強對社會公共安全事件的預防控制、緊急處置、救助保障等能力,提高治安綜合管理水平;鞏固人民調解、法律援助、司法救助體系,推動疑難信訪化解,支持構建一體化大綜治格局,建立多元化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加大食品藥品安全執法和檢測裝備經費投入,維護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完善行政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