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政府主導,全社會共同參與。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政治的、戰略的、全局的高度把扶貧開發擺上重要位置,納入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制定和完善有利于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加快發展的優惠政策,不斷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積極動員和組織社會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種形式支持貧困地區開發建設。
堅持瞄準扶貧對象,實行分類指導。按照國家扶貧標準,始終瞄準貧困人口,對農村貧困人口全面實施扶貧政策。對不同類型的貧困地區分類指導,實行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加快革命老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發展步伐。
堅持綜合開發,實現可持續發展。按照“產業第一、能力至上、基礎先行、社會進步”的基本要求,把發展特色支柱產業、增加貧困農民收入、提高自我發展能力擺在扶貧開發的首要位置,把改善貧困地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作為扶貧開發的重要內容,重視貧困地區農村科技、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的發展,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扶貧開發與資源保護、生態建設、環境改善相結合,與計劃生育相結合,與發展減災、避災農業和低碳經濟相結合,提高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
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充分發揮貧困地區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自強不息,苦干實干,不等不靠,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改變貧窮落后面貌。
(三)扶持重點。
重點扶持對象。2010年底全省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8981萬人,是“十二五”時期扶貧開發的重點扶持對象。
重點扶持區域。貧困人口相對集中的大別山區、武陵山區、秦巴山區、幕阜山區等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山區,以及庫區、低洼湖區、地方病多發區等特殊困難地區,是“十二五”時期扶貧開發的重點扶持區域。在重點扶持區域內,省政府繼續確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市)和省重點扶持老區鄉(鎮)、插花貧困鄉(鎮)。各市(州)、縣(市)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本地區重點扶持鄉(鎮)、村,并制定相應扶持政策。
三、基本任務與奮斗目標
(一)基本任務。
1對農村貧困人口實施有針對性的扶貧政策,幫助盡快穩定解決溫飽問題,提高收入水平、生活質量和綜合素質,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2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幫助盡快改變面貌,縮小地區差距,促進跨越式發展。
(二)奮斗目標。
1貧困人口減貧主要目標。到2015年,大多數扶貧對象收入有來源,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養老有保障,貧困的代際傳遞得到有效遏制,農村絕對貧困現象明顯緩解。對沒有勞動能力或基本生活常年困難的貧困家庭按規定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幫助有勞動能力的貧困農戶戶均達到“三個一”,即建成1個穩定增收項目,轉移1個勞動力,培養1個科技明白人。
2重點貧困村建設主要目標。到2015年,被納入重點扶持的貧困村建成有特色的支柱產業,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高于本縣(市)平均增長水平,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基本脫貧,村級集體經濟年純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村組公路達到通暢標準,并延伸到大多數自然灣;群眾飲水安全問題全面解決;農戶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就醫、上學、用電、通信、通郵等“幾難”問題得到解決;生產生活條件和村容村貌明顯改善;基層組織戰斗力明顯增強。
3扶貧連片開發主要目標。到2015年,連片開發區域產業結構優化,特色主導產業帶動作用明顯;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生態環境優美和諧;社會保障制度健全,群眾安居樂業;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加快,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