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需要說明的三個問題:一是關于形成少量結轉的原因。針對結轉規模較大的問題,各級財政部門采取了提前預撥、墊付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實加快支出進度,預算執行率大大提高,實現了當年結余結轉控制在50億元以內的目標,比上年減少23億元。雖然效果十分明顯,但仍存在少量結轉,主要是跨年度續建項目和后兩個月中央陸續下達而無法實施的一些專項。二是關于省本級部分支出下降的問題。為減少資金撥付中間環節,確保項目盡早實施,從年初開始,省財政協同相關部門將以往列入省級支出的社會保障、醫療衛生、農林水、保障性住房等一些項目資金,直接撥付給各地列支,從而相應減少了省本級相關科目的支出。三是關于新增財力使用情況。省本級在年度執行中新增財力56.9億元(中央轉移支付補助等46億元,地方收入超收10.9億元)。這塊財力主要用在了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省級配套、水利建設前期費、西寧火車站改造及相關工程征地拆遷、工業企業產業升級、地方政府債券還貸準備金及規范津補貼等方面,以及按照財政體制規定,給各地返還資源稅分享基數及園區收入分成。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各級政府及其財政部門按照省委和財政部的工作部署,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全力支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推進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一)財政收支快速增長。始終把抓收入、增總量和加快支出進度擺在突出位置。一方面,狠抓財力組織。強化經濟形勢預測分析,支持稅務等執收部門加強稅費征管,充分挖掘潛力,有效增加地方收入總量,全省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37.7%。立足特殊省情,高度重視爭取中央支持工作,緊緊抓住國家啟動“十二五”發展規劃、支持藏區發展等機遇,加大組織協調力度,全力推進項目爭取和落實工作。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共爭取到中央各類補助資金774億元,增長29.9%。全省總財力突破千億元大關,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另一方面,強化支出管理。高度重視支出,采取提前預告、預撥、墊付資金,分解落實支出責任,堅持支出進度通報制度等措施,加快資金撥付和支出進度,全省財政支出較上年增長30.1%,支出進度始終排在全國前列。全省財政收支持續穩定增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二)支持經濟保障有力。面對國內外經濟環境發生變化,特別是工業經濟運行下滑,國家清理規范融資平臺,信貸政策趨緊,穩定物價總水平壓力空前加大等復雜形勢和突出困難,各級財政部門始終保持一定的投資強度,積極引導和帶動社會投資,合力推動經濟發展和發展方式轉變。圍繞夯實發展基礎,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全力支持鐵路、機場、公路、校安工程、城鄉保障性住房等重點項目建設,有效發揮了重點項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圍繞加快項目實施進度,從年初開始,超前謀劃,想方設法,通過提前墊付資金150億元,及早安排中央提前預告資金和地方政府債券資金,保證了交通、水利、能源等數十個重大項目啟動實施。圍繞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優化支出結構,投入資金17.1億元,增長336%,全力支持實施循環經濟、 “雙百”工程、“123”科技支撐項目、地勘“358”工程、節能減排等相關工作,促進產業升級優化。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累計減免企業稅費36.87億元,支持企業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特別是針對第四季度工業增速出現下行趨勢,果斷出手,一次性投入財政資金10億元,幫助企業戰勝困難,推動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圍繞破解融資難問題,把改善融資環境作為重要任務,將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有機結合。各級財政投入資金20億元,支持融資平臺建設和支農、中小企業及創業小額貸款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實現全覆蓋,拓寬融資渠道。設立財政支持金融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引進金融機構和擴大放貸規模,進一步發揮了財政資金的引導放大作用。圍繞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全面落實財政支持“四區兩帶一線”發展政策措施,投入資金56.1億元,支持東部城市群、各類示范區、實驗區和園區建設,促進旅游業發展,推進生態保護建設工程實施,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和三江源生態補償機制;投入資金105億元,大力推進以水利為重點的農牧業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特色農牧業發展和農村社會事業進步,積極推動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進程,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圍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堅持財力下移方針,下達各類轉移支付資金557億元,增長46.9%,其中新增均衡性轉移支付補助12億元,幫助基層政府統籌解決改善民生、促進發展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基層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圍繞打好重建攻堅戰,及時跟進災后重建安排部署,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做好資金保障工作。累計撥付玉樹重建資金217.6億元,保障重建支出需要。針對重建規劃實施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通過先行墊付和給援建單位借款等方式安排資金90億元,確保當年重建任務大頭落地。千方百計統籌財力6億元,提前落實2012年受災群眾住房建設配套設施等所需資金。強化重建資金監督管理,加強人員力量,逐縣跟蹤檢查,確保重建資金安全規范使用。
(三)民生投入力度加大。圍繞“十大民生工程”,繼續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健全民生投入穩定增長機制,著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為促進教育發展,投入資金102.9億元,完善財政教育投入績效考評辦法,加大獎補力度,調動和激勵地方政府增加教育投入積極性,確保相關政策落實;支持推進農牧區中小學校布局調整及校舍安全工程,扎實做好“兩基”迎國檢工作;支持推進學前教育,實施藏區中等職業免費教育。在三江源地區實施了“l+9+3”教育經費補償和異地辦學獎補機制。高校化債任務提前一年完成。為支持衛生事業發展,投入資金50.5億元,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和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農合籌資標準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財政補助標準大幅提高,全額保障了全省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增人員工資待遇,建立縣級醫院經費補償機制試點,深入開展公立醫院試點改革。為促進文化事業加快發展,投入資金15億元,支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文化惠民、全民健身等工程,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安排資金3億元,重點保障文化體制改革所需。為推動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投入資金171.7億元,提高了城鄉最低生活補助標準和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五保供養、優撫對象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全面落實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及待遇補助,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提前一年實現全覆蓋;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孤兒生活救助政策得到落實;落實促進就業各項政策,支持創業園建設,統籌規范城鄉勞動力技能培訓,拓寬支持范圍,提高補助標準,擴大培訓規模,促進實現充分就業。為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投入資金112.9億元,全額落實省級配套資金,全力支持各類保障性住房、農村牧區住房和基層周轉房建設。推進城鄉住房保障體系建立,城鄉居民住房條件繼續改善。為穩定物價,積極發揮財稅政策資金引導作用,安排資金18.9億元,建立物價調控專項資金,支持實施價格干預措施,建立低收入群體生活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聯動掛鉤機制,為低收入群體發放臨時價格補貼,對農資、農產品生產和流通等環節給予貼息補助和以獎代補,平抑市場物價。為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籌集資金23.4億元,落實津補貼政策,出臺機關事業單位以目標考核為主要內容的工資激勵制度,提高干部職工收入水平。落實各項惠農補貼政策,多渠道增加農牧民收入,有效拉動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投入資金40.4億元,推出財政支持基層組織建設和社會管理創新的十項政策措施,完善政法機關經費保障機制,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青海”建設,支持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