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五、重大人才工程
(一)創新人才推進計劃
實施創新型云南行動計劃,圍繞世界科技前沿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組織實施“高層次科技人才培引工程”。每年重點支持和培養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著眼于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加大對企業創新創業人才的扶持力度。加強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省技術創新人才的選拔培養力度,著力培養造就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到2020年,培養選拔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省技術創新人才1500名,創新團隊100個。
(二)青年英才開發計劃
著眼于人才基礎性培養和戰略性開發,提升我省未來人才競爭力,在自然科學、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等重點學科領域,每年重點培養扶持一批青年拔尖人才。在我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設一批青年英才培養基地,按照嚴入口、小規模、重特色、高水平的原則,每年選拔一批拔尖大學生進行專門培養。為培養造就我省所需的高素質青年黨政人才,每年從應屆大學畢業生中選拔一批優秀人才到鄉鎮基層崗位鍛煉,進行定向跟蹤培養。
(三)特色優勢產業人才聚集工程
圍繞十大產業發展需要,整合省內高等院校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社科研究基地等教育資源,加大特色產業急需人才的培養力度。到2020年,建立10個特色產業高層次人才高地,支持100名特色產業領軍人才。聚集10個由戰略科學家領銜的研發團隊,30個由產業領軍人才領銜的創業團隊。
(四)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養工程
圍繞實施人才強企戰略,以提高省屬企業戰略開拓能力和現代化經營管理水平為重點,加快培養一批熟悉國際國內市場、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企業家隊伍。到2020年,在省屬國有企業中培養5名國際知名的高級經營管理人才,10名國內知名的經營管理人才,100名省內知名的優秀職業經理人,200名企業“一把手”后備人選和500名優秀年輕企業經營管理人才。
(五)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
圍繞經濟結構調整、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在裝備制造、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金融財會、生態環境保護、能源資源、防災減災、現代交通運輸、農業科技、社會工作等重點領域,開展大規模的知識更新繼續教育,每年培訓3萬名高層次、急需緊缺和骨干專業技術人才,到2020年,累計培訓30萬名左右。依托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業現有施教機構,建設一批繼續教育基地。
(六)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
適應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需要,加強職業院校和實訓基地建設,以技師學院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為重點,發揮職業資格證書的技能導航功能,推進技能人才公共實訓鑒定基地建設項目和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項目。到2020年,在全省建成8所技師學院,40個技能大師工作室,20個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15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七)農村實用人才開發工程
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加大對農村基層干部和農村實用技術人才的開發培養力度。依托云南農村干部學院,加強對農村基層干部的教育培訓;依托云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加強農業高技能型人才培養;依托全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體系,加強中等農業技術人才培養;依托全省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體系,加強農民科技培訓。深入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綠色證書”培訓工程、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百萬中專生計劃”、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等工程,培養新型務工農民和產業農民,增強農民轉產轉崗就業能力。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創業示范活動,引領農民創業致富。選拔一批農業產業龍頭企業負責人和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生產能手和農村經紀人等優秀生產經營人才,給予重點扶持。
(八)高素質教育人才培養工程
為建設一支高素質、創新型教育人才隊伍,通過研修培訓、引進培養、學術交流、項目資助等方式,在中小學校、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培養造就一批教育家、教學名師和學科領軍人才。到2020年,重點培養和支持1萬名各類學校教育教學骨干、“雙師型”教師、學術帶頭人和校長,20名國家級教學名師,400名省級教學名師,建設20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00個省級教學團隊。
(九)工業人才開發行動計劃
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的要求,大力加強工業人才開發和培養力度,到2015年,州市縣政府領導班子中至少配備一名熟悉工業、善抓工業的領導干部;到2020年,具有中高級職稱或經理人職業資格的工業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達到60萬人,掌握專業技術的中高級科技人才達到93萬人,掌握新技術和新工藝的技能人才達到135萬人,全省工業人才總量達到290萬人,初步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人才體系。
(十)文化名家工程
為更好地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適應民族文化強省建設需要,著眼于培養造就一批造詣高深、成就突出、影響廣泛的宣傳思想文化領域杰出人才,每年重點扶助一批哲學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文物保護名家承擔重大課題、重點項目、重要演出、開展創作研究、展演交流、出版專著等活動。進一步加大民族文化領軍人才的培養力度,多層次多途徑培養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承人。到2020年,國家級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達到150名,省級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達到1500名。高層次文化產業人才100名,全國知名文化產業企業100家。
(十一)全民健康衛生人才保障工程
適應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保障全民健康需要,加大對衛生人才培養支持力度。到2020年,培養造就50名醫學杰出骨干人才,給予科研專項經費支持;開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支持培養5000名住院醫師;加強以全科醫師為重點的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十二)邊疆民族地區人才支持開發計劃
為促進邊疆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目標,在職務、職稱晉升等方面采取傾斜政策。加大人才對口幫扶力度,引導優秀教師、醫生、科技人員、社會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到邊境一線和少數民族地區工作或提供服務。繼續實施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特崗教師”計劃、“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服務基層項目,解決邊疆民族地區人才匱乏問題,培養鍛煉后備人才。
(十三)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工程
以全面推進云南旅游“二次創業”為重點,加快餐飲、商貿等傳統服務業和金融、保險、房地產、物流、養生養老等現代服務業人才的開發培養。創新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模式,調整高校專業設置,推動校企合作,實行“訂單教育”。健全完善多渠道的引才政策,搭建高效便捷的引才平臺,積極引進我省發展現代服務業急需緊缺的各類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
(十四)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工程
按照統一規范、競爭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建設要求,推動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整合,實現管理體制統一、法律法規統一、政策制度統一,逐步使公共服務與經營性服務分離,構建完整的公共就業人才服務體系。建設一個符合國際慣例的云南面向西南開放的中國云南國際人力資源市場。
(十五)人才信息化建設工程
整合人才信息資源,建立社會化、開放式的人才資源信息共享機制。加強人才信息網絡和數據庫建設,建立健全高層次人才庫。加快推進人才電子政務建設,構筑互動、高效、安全的人才資源公共信息平臺和人才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以行業分類為指導,以人才服務為中心,覆蓋全社會,連接政府電子政務網絡的多層次安全、可靠的人才信息服務支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