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媒體連續多日對拉薩“3·14”暴力事件乃至對西藏的歷史進行歪曲報道后,雷曼再也坐不住了。
4月3日晚,這位62歲的柏林中國電影俱樂部負責人召集了一些德國民眾,為他們放映了四部反映西藏農奴制度的中國影片。“這四部影片最清楚地代表了大部分中國人對西藏問題的看法,而西方人很少有人知道。”一周后,當《國際先驅導報》在電話里問起他為什么要這么做時,雷曼回答說。
不滿德媒歪曲報道
雷曼其實是一名醫生,也是一名作家,中國電影只是他的愛好,這源于他的中國情緣。“妻子是中國人,過去我也曾在同濟大學教過德文。”雷曼用中文形象地說:“我是一只腳在德國,另一只在中國。”
正是由于對中國的了解和熱愛,雷曼越發覺得德國媒體在西藏問題的報道上陷入了嚴重誤區。“大部分德國媒體都認為達賴是好人,這種看法太過簡單,西藏問題很復雜,可是大部分德國人還是很相信西方媒體的看法。”
確實如雷曼所言,包括德國媒體在內的西方媒體對“3·14”拉薩發生的打砸搶燒嚴重暴力事件進行了歪曲報道。明明是尼泊爾警察在首都加德滿都驅散游行者的照片,德國盧森堡廣播電視臺卻將其注解為“中國警察在西藏鎮壓抗議者”;明明是中國公安武警解救被襲群眾的照片,《南德意志報》卻將其注解為“抓捕抗議者”。
更令人氣憤的是,當德國主要時政論壇的留言版上出現批評媒體不實報道的言論時,德國《明鏡》周刊竟然稱,這些網民很可能是“中國雇傭來專門搞宣傳的人”。感到不解的雷曼決定用事實破解這些偏見,“我有這個責任”。
德國觀眾分歧很大
雷曼從自己收藏的七八部關于西藏的電影中挑選出了四部:1978年由峨眉電影制片廠攝制的《冰山雪蓮》、1959年出品的《丫丫》、1963年出品的《農奴》,以及中國導演田壯壯在上個世紀80年代所執導的《盜馬賊》。
“這些電影從藝術上看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都是最清楚準確地描述了西藏的情況。”雷曼說,這些電影將告訴那些不了解實情的德國人,“在解放以前,西藏是一個封建主義社會,宗教和權力混在一起剝削壓迫老百姓,像我們西方曾經經歷過的歷史一樣。”
雷曼介紹說,他的狹小的辦公室成了放映室,當時“屋里擠滿了40多個人,其中一半是中國人,一半是對中國感興趣的德國知識分子和學生。”放映之后則是極其激烈的討論。“我們那天晚上討論到凌晨一點多。”雷曼說,從電影本身、拉薩暴力事件,到西藏跟奧運會的關系,這些話題他們都有涉及。
德國觀眾們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有的人看得很清楚:中國政府在西藏地區投入了很多錢搞發展。但不少德國觀眾堅持認為,西藏現狀就是不好,而原因是中國政府不好,他們希望西藏人從早到晚就拜菩薩,而不要經濟發展。”
反思德國人的中國觀
對“3·14”暴力事件的歪曲報道只是德國媒體抹黑中國的一個縮影,長久以來,這個標榜“民主自由”的國家對中國的批評從未間斷過。舉例來說,去年8月,《明鏡》周刊曾刊登封面文章《黃色間諜》侮蔑中國留學生是德國偷盜技術的間諜。“從反右到文革,從人權到自由,從死刑到法律,從三峽到環境,從知識產權到盜版,從宗教到歷史,從計劃生育到人口。很多東西都被攻擊成不好的事情。”一個名叫“崗崗”的德國中國留學生在網上如此怒斥德國媒體。
在 雷曼看來,德國媒體的偏見背后有一個奇怪的原因。“西方人認為中國是文化如此豐富的一個國家,在這點上,他們很尊重中國,正因如此,要求也就越大,就像對法國、和對我們自己的要求一樣。”
這讓雷曼感到有點不公平。“他們一般不考慮中國的困難怎么樣。新中國的歷史才五十多年,可以成功多少呢?還有一個發展的過程,還需要時間。”雷曼說, 另外一個原因可能跟德國人對中國崛起的擔心有關。
理性聲音仍很微弱
然而,在雷曼身上卻很難看到德國人這種狹隘的中國觀。 “我并不害怕中國的發展,我也不相信中國的發展會影響西方的就業,我希望兩個國家都能發展,兩國之間能達成一種真正的友誼,盡管我們之間現在還有很多困難。”
和雷曼一樣,另外一位德國人施密特也表達了他對中國的友好。據德國《世界報》3月28日報道,這位德國前總理公開表示,不會抵制2008年北京奧運會。他認為1980年西方世界抵制莫斯科奧運會是“沒有意思、有害的”,抵制北京奧運也將是這樣的結果。同一天,這家德國著名媒體還發表文章稱“達賴喇嘛是披著羊皮的狼”。
不過,像這樣理性的聲音很快便淹沒在德國媒體聲勢浩大的造謠聲中。雷曼說,他原本邀請了一些德國報紙和電視臺前來報道,“但一家都沒有來。”雷曼不無遺憾地說。(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