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特點:人口輸入大省 代表:北京、上海、廣東、天津
解決與城市承載力矛盾
和人口輸出大省的“無壓力”狀態相比,輸入大省在制定政策時慎之又慎,因為北京、上海這些人口輸入大省(市)同時也是“高考洼地”,比其他省市享受更高的高考錄取率,所以異地高考放開后,如何防止“高考移民”,防止城市人口過度膨脹,以及維護本地戶籍考生的利益,都成為了讓相關部門亟待考慮的問題。目前,這些人口輸入大省尚未出臺過明確的政策,但是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已經相繼表態年底前推出政策。
上海方案將采用積分制,綜合考慮外來務工者在滬的職業情況與其隨遷子女的就讀年限;廣東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廣東異地高考的具體方案正在制定過程中,暫時不方便透露內容;北京也提出年底前出臺方案;天津也提出,凡在津有合法穩定職業、住所并依法納稅、上繳社保的外來務工人員,且隨遷子女在津就學達一定年限,可在天津異地參加升學考試,具體方案在年底前出臺。
□觀點
各省招生計劃分配考慮各地異地高考政策因素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袁振國認為,目前已經有13個省份公開積極表態要推出“異地高考”政策,并提出了一些方向。這表明各地都在積極推進國務院文件,“各地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都是認真調研、審慎要求,所以也相信各地的政策是科學,有可行性的。”
雖然至今還有一大半的省份沒有就政策的出臺明確表態,袁振國明確指出國務院的文件是有約束性的,即使是壓力較大的人口輸入大省份也需要在年底前給出明確說法。“從目前各個省份的反應來看,形勢是積極樂觀的,即使是北京、上海也正在緊鑼密鼓展開工作。”
實行“異地高考”政策后,各個省份的生源人數將發生變化,家長和考生最關注這會不會影響上理想高校的難度,各大高校在分配各省生源時是不是會相應作出調整。清華大學招辦主任于涵表示,高校也正在密切關注各省出臺的“異地高考”政策,特別是會對生源人數帶來較大影響的輸入大省政策。在分配各省招生計劃的時候,肯定會考慮到這項政策帶來的影響。他表示,這種招生計劃的調整并不是和生源人數增加呈“一刀切”的完全正相關。大學招生要同時關注機會公平和選材質量兩方面因素。需要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和各地考試院一起進行具體研究,安排好招生計劃。
□對話望低門檻方案在90%地區推廣
北大法學院教授張千帆以快遞的方式向國務院提交了“異地高考”建議方案,這份由30名專家學者聯名簽署的方案提出隨遷子女應有三年或以上就學年限,并將此年限作為認定異地高考資格的主要條件,而并不應該在社保年限等問題上設置高門檻。而黑龍江出臺的“異地高考”政策與他的建議不謀而合,記者就此采訪了建議書起草人張千帆。
記者:黑龍江率先公布異地高考實施方案,對于這份方案您如何評價?
張千帆:很好,這是迄今為止最好的一個方案。首先,這份方案是在2013年落實,落實的時間很及時。方案內容再好,如果延時,就會有很多隨遷子女高考受到影響。
記者:黑龍江的這份方案是否有推廣意義?
張千帆:目前已表態的黑龍江、山東,包括江蘇等沿海省份,我認為沒有理由對門檻提出苛刻要求。這些省份的矛盾其實并沒有那么激烈,沒有理由不盡早實施“異地高考”政策,所以黑龍江的方案可以在除了北上廣這幾個矛盾集中地區外的其他90%的地區推廣。
對于京滬等外來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可以考慮增加一年與義務教育的銜接。
記者:目前出臺方案的大多是實行政策壓力較小的地區,它們政策的出臺,對于京滬等地區的政策會有什么樣的影響?
張千帆:大多數省份紛紛推出政策,會促進北上廣盡快推出政策,它們沒有理由不解決這個問題。
記者:目前在壓力較大地區,出現了一些本地居民和外地戶籍居民因為異地高考問題帶來的矛盾,這種矛盾該怎樣去化解?
張千帆:這種矛盾是意料中的,本地戶籍的家長認為政策的實施會影響他們的利益,其實這是沒有利益沖突的,國家政策已經明確會增加人口輸入大省的招生計劃,只要錄取比例不變,就不會影響到本地生源利益。對于政府來說,需要在制定政策時考慮到政策給本地利益的影響,科學協調。(采寫本報記者周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