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廣東梅州客家老屋“仁壽樓”。中新社發 楊草原 攝
中新社梅州9月17日電 題:廣東梅州保護400年村落古韻 打造“夢里客家”
作者 楊草原 唐林珍
橋溪村是粵東客家地區梅州市梅縣的一個有400多年歷史的古村,村中獨具客家傳統特色的古民居錯落有致,古樹參天,古韻濃郁,引海內外游人、畫家、攝影師紛至沓來。當前,梅州正大力創建廣東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區,并將保護開發橋溪古韻列為重點項目,致力打造“夢里客家”景色。
記者近日跟隨民俗學家一行前往橋溪村探尋古韻。
橋溪村坐落于梅縣雁洋鎮,位于廣東省自然保護區陰那山五指峰西麓,村內四面環山,生態環境優美。古老的客家傳統民居建筑或依山或臨溪而建,錯落有致。建筑風格或樸素大方,或華麗堂皇,構成了橋溪村的迷人風貌。2002年,橋溪村被列入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些客家民居不僅讓橋溪村村民世代居有其屋,更承載了該村數百年來繁衍生息的歷史,以及近代客家民居建筑的風格、習俗,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民俗學家、梅縣博物館館長朱迪光說。
據了解,橋溪村的客家民居大多建于清代,至今有200多年歷史,大部分保存完好,較有特色的有世德樓、寶善樓、世安居、繼善樓、燕詒樓、仕德堂、善慶樓等,其中又以繼善樓最具代表性。
“繼善樓由我祖上、旅印尼華僑朱琪源及其兄弟5人于1902年動工興建,1914年落成,歷時12年,總耗資12萬大洋。”繼善樓第四代傳人之一朱新果老人說。繼善樓依山傍水而建,坐北向南,占地面積2680平方米,共有70間房間。其建筑規模、建筑藝術及營造的文化氛圍為粵東地區少見。
“橋溪村開村于明萬年間,在漫長的時間中形成了梅州地區比較少見的、具有深厚人文歷史的、充分體現了粵東客家人生活特色的村莊。”朱迪光說,在近代,橋溪村又形成了“華僑之鄉”,橋溪村現有人口223人,常住人口60多人,海外華人華僑卻多達6000多人,“橋溪村可以說是梅州的‘文化之鄉’、‘華僑之鄉’。”
近年來,隨著橋溪村的知名度不斷提升,海內外游客紛紛前來。而由于盲目追求旅游經濟效益,橋溪村一度興建了大批農家樂飯館,村中的原始風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為保護橋溪村的古貌古韻,也為了更好地發展旅游,梅州市委市政府今年初提出了保護性開發橋溪村古韻,并將其作為政府的重要工程。
“按照政府的要求,我們著手拆除橋溪村所有的違章建筑,還原并凸顯橋溪村原來的風貌和古韻,現在第一期工程已完成。”雁洋鎮副鎮長古健說。
如今,記者在橋溪村看到,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治,村中亂搭亂建的現象消失了,又見小橋流水,古香古色的民居經過修繕后更具韻味,一幅“橋溪古韻,夢里客家”之景呼之欲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