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灘林下養雞的聞苓
17歲開始創業,喂過鴨,養過牛,干過美容美發。在經歷過失敗與成功的洗禮之后,37歲的她最終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利用家鄉林地優勢大力發展林下養殖業。自己致富的同時,也帶動周邊36戶養殖戶共同致富。近日,本報記者走近了這位養殖能手聞苓。
曾經愛美的女人沒法“臭美”了
馳騁在北辰區鄉間小道上,路旁是郁郁蔥蔥的樹木和連片的莊稼,汽車拐進青光村永清河河畔時,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林地里綠樹成蔭,青草蔥蔥,散養雞三五成群在林中追逐、覓食。池塘里,一只只大鵝在水中嬉戲、穿梭……
看到有人來,一名婦女從雞棚里鉆了出來,懷里還抱著一只腿部受傷的老母雞。由于常年在戶外作業,這位女士已被曬得黝黑。她就是聞苓。17歲那年,聞苓初中畢業后到村里一家養鴨場上班,可沒干多久,就嫌臟瞞著父母把工作辭了,愛美的她,干起了美容美發行業。
經營美容美發店十多年,聞苓并沒有富起來,最終她把店停了。后來她發現野外散養的三黃雞及雞蛋非常受顧客歡迎,卻不容易買到。通過調研她還發現,離村子不遠的河灘邊有大片林地。于是,她開始辦起了林下養殖場。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有時忙起來連飯也顧不上吃,連水都顧不上喝,現在談不上什么臭美了……”說著,聞苓哈哈大笑起來。
養雞養鵝就像是養孩子
2007年4月,聞苓租了河邊30畝一片林地,蓋了4個棚,首批嘗試養殖1萬只三黃雞,其中母雞和公雞各5000只。讓她沒想到的是,當年就有4萬余只商品雞出欄,進賬近10萬元。第二年,她的“林下養殖場”已擴張到60畝林地,養殖有2萬只三黃雞和2000只鵝。
現在每天與上萬只雞打交道成了她的樂趣,她說,養雞養鵝就像是養孩子,得用心來照顧,不然,它們不會茁壯成長。“養殖業要求非常高的專業技術,從防疫、投料、投藥各個過程都需要專業知識。盡管有專家可以請教,有外地的經驗可以借鑒,但由于氣候、水源、溫度、濕度的差異仍有許多困難和問題。”為此,聞苓白天黑夜守候在散養區,觀察三黃雞的習性,觀察溫濕度的變化對三黃雞的影響,查閱了大量的書籍,摸索防疫的劑量和防疫周期。
“三免費”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如今,聞苓已摸索出一套河灘林下養殖管理方法:林間蟲草豐盛,便于畜禽采食,糞便與畜禽吃剩的草渣、樹葉混合形成很好的有機肥料,利于樹林吸收,能起到及時補充土壤的作用,兩者結合,相得益彰,形成了良性的循環農業,降低了養殖的成本。
目前聞苓承包的60多畝林地池塘里飼養著1.5萬只三黃雞和1萬只鵝。為把產業做大做強,帶動周邊村民共同致富,聞苓組織成立了天津鳳翔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為養殖戶提供“三免費”服務:免費為群眾育雛雞,免費提供養殖技術,免費提供銷路,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目前,全村已有36戶農戶走上了養殖三黃雞的道路,其中千只以上的26家,累計養殖4萬只,獲利累計近3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