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安10月22日電(記者楊一苗)青海省的民俗手工藝品、內蒙古的草原歌舞、西藏的民族服飾……這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國西部少數民族特色文化已經逐漸發展成為文化產業,為西部貧困地區帶來商機。
日前在陜西省西安市結束的第四屆中國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上,來自中國西部地區以及天津、廣東、海南等15個省區市的代表團參會,1300多家企業參展。集中簽訂文化產業項目43個,大會合同總額超過80億元。
唐卡被稱為藏族的“文化名片”,是在錦緞鑲邊的布軸上繪畫或絲繡,內容多為宗教、藏族風土人情等。來自中國西部地區青海省的李聯霞制作的掐絲唐卡,用金屬絲代替畫筆勾勒作品的輪廓,因為融會了唐卡、熱貢藝術和掐絲工藝畫的特點而為稱為“新興唐卡”。
李聯霞說:“繪制一幅掐絲唐卡至少要一個多月,大型作品需要三四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完成。由于全部為手工制作,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
這種“獨一無二”的掐絲唐卡藝術品也為李聯霞帶來了豐厚的收入。一幅高度約60厘米的小型唐卡作品,價格在5000元以上。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李聯霞成立了自己的掐絲唐卡藝術工作室,并有十多名員工和自己一起工作。
掐絲唐卡作品的購買者,不僅來自國內,還有許多美國、英國的藝術收藏者。這位中國西部貧困地區的31歲婦女每年因此可獲得十幾萬元的收入。
來自陜西省華陰市的老腔藝人們也沒有想到,祖祖輩輩傳承了2000多年了家族小戲,竟然能讓自己走出家門,獲得比種地務農高得多的回報。
老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地方戲曲之一,它起源于西漢時期,原是陜西華山地區糧倉守軍自娛自樂的一種說唱形式,被當地農民模仿和繼承下來,祖祖輩輩口耳相傳,最后成為當地張姓家族作為皮影戲的幕后伴唱的一種家傳戲,由于歷史久遠、唱腔獨特而被稱為“戲曲活化石”。
老腔由于傳唱的人越來越少,在幾年前幾乎消失。但華陰市文化局的工作人員發現了這種民間藝術,經過不斷提煉加工,并組成老腔藝術團赴各地演出,老腔也被中國政府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現在,華陰老腔藝術團受到中國許多地方的演出邀請。以前從沒有出過遠門的老腔藝人張喜民,已經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他說:“我每年外出表演可以收入好幾萬元,國家還會發給我一些補助用于教授年輕人學習老腔,這在以前是想都沒有想過的。”
像陜西省的老腔一樣,廣西表現少數民族風情的大型原生態歌舞《印象·劉三姐》、寧夏展現大漠風情的鎮北堡影視基地、內蒙古的蒙古族文化表演,都已經成為具有相當知名度的文化產業品牌。
青海省副省長吉狄馬加說:“西部各省區市民族眾多、歷史悠久,具有特殊的地理和民族文化優勢,文化創意產業是中國西部地區獲得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與中國東部地區文化演出、影視制作、廣告設計、動漫會展等文化產業鏈條發展趨于成熟的形態不同,西部地區還在不斷尋求將特色文化資源進一步轉化為產業優勢的新動力。
四川省文化產業廳廳長鄭曉幸說:“中國西部地區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卻因為缺少資金供應、缺少懂得市場運作的人才而難以實現‘大文化產業’,要改變這種‘富饒中的貧困’,就需要在政府扶持、企業廣泛參與下,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的創意產業,這將成為中國西部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