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發展機遇 擔負發展責任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汽車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有責任有義務為中國農村的發展和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同時,新農村建設將促進農村汽車需求的增長和汽車市場的形成,為汽車工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目前我國汽車市場仍處于各類運輸車并存、種類復雜、相對落后的狀態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存在著城鄉之間和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農民收入大體只有城市居民收入的1/3,農村的道路質量和通行條件總體上還比較差。因此,這些年雖然我國的汽車工業快速發展,但主要受益者還在城市。農村現有交通工具仍處于載貨汽車、農用運輸車、拖拉機、摩托車、畜力車、人力車并存的狀態,種類復雜,相對落后。
據統計,2004年我國農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汽車僅有0.6輛,與發達國家每百戶40~60輛的水平有很大差距。我國農村現有機動車承擔的運輸量僅占農村總運輸量的30%左右,相比發達國家80%的運輸量,比例也是嚴重偏低。目前農村汽車市場的產品還比較單調,低速汽車在農村汽車保有量中的份額為36.8%;各類載貨汽車所占份額為13%;各類客車所占份額僅為4.6%,且大部分是小型面包車,其他都以三輪汽車、摩托車、拖拉機等來替代使用。
我國農村汽車市場的售后服務和配件供應目前存在著服務功能不健全、市場運作不規范、價格體系不合理、配件和維修市場混亂、假冒偽劣配件充斥市場等問題。特別是經銷網點稀缺,近一半的經銷網點平均間距在100公里以上,有46.2%的用戶由個體維修戶進行車輛維修。
另外,汽車產品的油價偏高,稅費征收主體多、征收額偏高、結構不合理,亂收費亂罰款現象嚴重,辦證等手續不便且繁雜等問題,亦是影響農村汽車消費的突出因素。
我國農村汽車市場應采取分類規劃發展
根據有關專家預測,在“十一五”期間乃至更長時間內將是農村汽車市場黃金發展期,農村機動車開始進入升級換型期,汽車逐漸成為首選,目前農村市場以摩托車和低速汽車為主的市場格局開始發生變化。據統計,目前農村低速汽車和拖拉機的保有量約2000萬輛,摩托車保有量有近4000萬輛,遠高于城市汽車的保有量,且基本為農民個人擁有,僅保有量更新和升級換型的市場就相當可觀。
根據農村和農村汽車市場的發展現狀和特點以及中國二元經濟結構的特點,我國農村汽車市場的建設也應該結合不同地區經濟發展實際情況,采取分類規劃發展、區別產品種類的方針。
當前中國農村汽車市場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為“待開發市場”。其主要特征是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農民收入水平相對較低,機動車保有量仍以摩托車和低速汽車為主。“待開發市場”基本以西部地區為主,包括陜、甘、寧、青、新、藏、滇、黔、川和渝等10個省區市的主要地區。現有機動車中以價格在萬元或以下的低檔車居多。
第二類為“待培育市場”。其主要特征是地區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水平在全國居中。雖然在機動車保有量中仍以摩托車和低速汽車為主,但汽車的保有量也占有相當比例,在10%左右。“待培育市場”基本以中部地區為主,包括黑、內蒙古、吉、晉、豫、鄂、湘、徽、贛9個省區。機動車中80%以上屬于摩托車和低速汽車,價位在3萬元或以下居多。
第三類為“成長型市場”。其主要特征是地區經濟發展相對發達,農民收入水平相對較高,機動車保有量中雖然摩托車和低速汽車仍占很大比例,但汽車消費市場已經顯現,汽車在機動車保有量中占20%左右。以東部地區為主,包括遼、冀、京、津、魯、蘇、滬、浙、閩、粵、桂、瓊等12個省區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