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的南京市白馬公園,5月4日的烏魯木齊市人民公園,5月14日的鄭州市人民會堂東廣場,5月21日的武漢的徐東銷品貿廣場……一場不期而至的“萬人相親運動”在各地先后卷起風火。這場“運動”帶來的不只有千萬樁姻緣,更有滾滾的財富。
5月20日,上海浦東世紀廣場也上演了一場由5000余名男女白領參與的單身派對—“傾城之戀”。這是由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新民晚報社等媒體主辦、上海鴛鴦緣婚姻服務有限公司等企業承辦的“5·20浪漫盛典”交友會。
交友會持續的5個小時,對于參與者來說,尚不知有多少“緣訂此刻”的美滿姻緣能在此成就;但對于承辦商,此次活動的收益已經穩穩放入囊中。
“盡管只有5000多人購票進場,但目標中‘萬人約會’的初衷基本達到。”5月22日,此次活動合作單位之一的鴛鴦緣婚姻服務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按估算,在這次活動中,門票每位150元,參加者5000多人,僅門票主辦方就有近80萬的收入,加上飲料、鮮花及食品等輔助收入,在不足半天的時間里,這次活動的總收入可能已過100萬。
“這是一次成功的商業營銷。”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婚介行業委員會總干事王偉明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評價說。
《中國經濟周刊》在現場觀察到,除了買票進場的5000多名參與者之外,另有許多有意參與者及陪子女同來的家長被150元的門票擋在了門外,但他們也沒有放棄這次機遇,索性選擇在場外擺攤為子女尋找“另一半”。因為當天烈日炎炎,氣溫高達30攝氏度,所以場外賣冷飲的小商販也生意興隆。
針對此次活動,滬上評論人士認為:婚介行業“相親經濟”已成氣候,前景看好。
“相親經濟”來了
據婚介行業相關人員介紹,在1998年以前,婚介所服務的對象70%為離婚、喪偶人員,適婚人群的比重只有30%。但是這種狀況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今來婚姻介紹所登記、希望找到自己理想中“另一半”的人中90%是未婚中青年,正是擁有足夠消費能力的人群。
對于“相親經濟”,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婚介行業委員會總干事王偉明對《中國經濟周刊》表達了自己的理解:“這是在現代快節奏生活工作壓力下,青年男女因為社交范圍的局限而選擇‘相親’來解決個人的婚戀問題。婚介機構提供兩種服務:一種是古代紅娘式一對一的介紹;另一種是由婚介機構組織的各種活動,小型的如旅游、聚餐,大型的就如‘浪漫盛典’這樣的大型交友活動。”
據了解,目前上海婚介所收取的會員費平均是1000元/年,深圳800元/年,而北京是3000元/年。在婚介機構登記所需要支付的會員費,是婚介業的主要收入來源。
上海鴛鴦緣婚介服務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向記者出示了一份他們在2005年對100對新婚夫婦的調查,其中通過婚介所而喜結連理的比例是8%,“這說明傳統意義上的婚姻介紹還是有著不小市場的。”他告訴記者。
市場容量上億
曾有人對上海婚介行業的市場盈利容量初步算了筆帳:按照上海1700萬常駐人口,以10%的適婚人群比例計算,只要其中有一成的人求助于婚介機構進行相親,若以每人1000元算,僅會員費一年就是1.7億元。
除去會員費,舉辦萬人相親大會等活動也給婚姻介紹機構帶來不小的盈利。而通過舉辦大型交友活動,婚介所更是從幕后走到臺前,賺足了人們的注意力,擴大了潛在市場。而與婚姻介紹機構通過活動獲得可觀收入相比,主辦方租場地費用就顯得相當低廉。
據《中國經濟周刊》了解,像上海這樣的特大城市,每年舉行的相親大會遠不止一場,以“5·20浪漫盛典”為例,這一規模的活動每年舉辦三場,就能夠輕而易舉地給主辦方帶來超過400萬上下的門票收入。再加上活動過程中的連帶消費,讓餐飲業與娛樂業也搭上了順風船。
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婚介行業委員會總干事王偉明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目前全國婚戀交友的機構有4萬多家,從業人員達到30萬,需要服務的人群將近1億人,“這個行業創造的經濟效益非常可觀。”
雖然相親會組織者和承辦商經常會宣稱自己的活動很成功,可是不少前往參加活動的男女還是抱怨,組織者是賺到了票子,但自己的戀愛卻尚未成功。
“上海民政局某負責人在‘浪漫盛典’現場調研時,曾對交友會濃重的商業色彩透露出一些擔心。”王偉明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據《中國經濟周刊》了解,政府及一些公益機構已開始介入“相親經濟”這一“朝陽產業”。
“婚介師”將成嶄新職業
早在2002年3月1日,全國第一個規范婚介市場的政府規章《上海市婚姻介紹機構管理辦法》就得到實施。《辦法》對婚介市場準入進行嚴格控制,對硬件設備作了明確規定,基本杜絕了“一張桌子一部電話就搞婚姻介紹”的可能。
但是放眼全國,目前還沒有規范婚介行業的全國性專項法規。
2001年開始,民政部門不再管理婚介行業,工商部門也只負責營業執照的頒發,婚介行業的管理開始出現真空。由于政府監管的缺位,不少地方的婚介市場呈現無序狀態,婚介行業凸顯“誠信危機”,這大大危害了全行業健康有序地發展,諸如“婚托”等詐騙行為更是成為社會毒瘤。
2005年2月,國家民政部成立了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婚介行業委員會,對整個婚介行業進行規范和引導。據了解,目前國家民政部正在制定《全國婚介行業服務標準》,現已完成框架設計,預計今年6月將擬定完成。
“《全國婚介行業服務標準》體系包括5大版塊28條基礎標準,內容包括行業內各種服務標準、服務管理規范、服務質量評介標準、機構開業資質標準、設施建設標準、從業人員主業自制標準和崗位設置標準等”,王偉明向記者介紹說,“《標準》出臺后將對整個婚介行業產生強有力的約束,這是個剛性的標準,不是建議而是‘必須’。”
除了出臺《標準》,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婚介行業委員會還將與國家勞動保障部共同制定婚介師職業標準,首批試點培訓六月份即將在上海展開。“婚介師將是一個嶄新的職業。”王偉明說。
另據了解,今年7月30日“七夕”,大連將舉行首屆“浪漫之都”大型交友活動。不同于“5·20浪漫盛典”的是,大連市旅游局、市精神文明辦公室、市民政局、市共青團、市婦聯、市殘疾人基金會等政府部門、官方機構也主動參與到此次活動中,擔當起舉辦者的角色。
“市殘疾人基金會的參與,更增強了此次活動的公益性,指導此類交友活動應更多注意社會效益的創造。”王偉明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政府對交友活動是持支持態度的,并在如何指導、幫助婚介機構舉辦活動方面發揮著越來越積極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