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3月27日,技術人員在黑龍江東寧縣老黑山鎮移動輻射監測點調取電離室數據。新華社記者 劉景洋 攝
新京報訊 (記者 吳鵬杜丁)衛生部昨日發布《放射性核素碘-131健康相關知識答問》稱,目前在黑龍江東北部空氣中監測出碘-131,僅提示放射性物質隨大氣擴散已抵達我國境內,但濃度極其微弱,對公眾健康不構成危害。
環保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副主任柴建設昨日也表示,這些極微量的放射性物質,對我國環境和公眾健康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持續一年也無礙健康
衛生部表示,根據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3月26日發布的信息,在我國黑龍江省東北部空氣中發現了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其對當地公眾產生的劑量小于天然本底輻射劑量的十萬分之一。
據此估算,公眾持續攝入一年情況下,所導致的劑量約是國家標準規定的十萬分之一左右,不會對公眾健康造成影響。考慮到目前的濃度環境下不可能持續一年時間,濃度很快會降低,實際結果將遠低于上述數值。
不會污染食品飲用水
衛生部表示,從目前的監測結果來看,監測到的是極微量的放射性核素,不會污染我國食品和飲用水,更不會對我國公眾的健康造成影響。
據悉,根據衛生部要求,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已在本轄區指定醫療衛生機構,可以開展人員輻射污染檢測、醫學處理和輻射損傷救治。并已在北京、東北、沿海等14個省市開展食品和飲用水放射性監測工作。
大劑量攝入碘-131后,會導致甲狀腺腫、甲狀腺結節或萎縮等,遠后期的影響會使甲狀腺癌的發生率增加。不過衛生部強調,當前情況下不會對公眾健康造成危害,公眾也無需采取防護措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