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民眾拿著有疑慮食品到臺北市衛生局檢驗是否含有塑化劑DEHP
從上月23日開始,整個臺灣的食品業經歷了一次劇烈的塑化劑DEHP地震。“這是全球首例DEHP污染案例,污染規模亦為世界罕見,是臺灣版的三聚氰胺事件。”長期研究塑化劑的臺灣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說。
據悉,事實上,塑化劑存在于臺灣食品中已有近30年歷史,它是如何在現在才被發現的呢?
“臺灣版三聚氰胺”的蓋子被揭開,完全是一個意外。
細心母親揭開黑洞
揭開蓋子的是一名52歲楊姓女士,臺灣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的一名普通檢測員。今年3月,在給某公司益生菌做例行稽查檢測時,她意外發現了一個異常訊號,這本不屬于她的職責范圍,因為此次檢測主要是探究益生菌食品中是否含減肥西藥或安非他命。
然而,這位有著兩個孩子的細心母親還是花了兩個星期的時間,將這個異常訊號與各種物質的圖譜進行了一一比對,她意外發現,這個異常訊號其實就是本不該出現在食品中的塑化劑DEHP(學名為“鄰苯二甲酸酯”)。接下來的消息更令人吃驚:送檢的益生菌食品中塑化劑DEHP的濃度竟高達600ppm,遠超過臺灣人均每日攝入標準1.029ppm。
衛生署直接將消息通知了臺灣檢方,循著益生菌生產廠商提供的線索,最終查出,為了牟利,一家名為“昱伸”的香料公司在其生產的食物添加劑“起云劑”中加入了塑化劑DEHP。
5月23日,當昱伸香料公司的負責人賴俊杰被帶走后,這個黑洞終于呈現在公眾面前。昱伸是臺灣地區最大的起云劑供應商,它的淪陷隨即引發臺灣食品業的地震。之后,賴俊杰在臺接受詢問時供認,他在起云劑中添入塑化劑已將近30年。
塑化劑成監管空白
令公眾疑惑的是,這個原本就不該出現在食品中的DEHP,是如何成為臺灣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漏網之魚的?
在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詹長權看來,DEHP之所以釀成一次重大的公共衛生事件,最為關鍵的就是臺灣管制架構的失效,“政府沒有辦法管理最新出現的一些化學品”。
據了解,目前,臺灣市面上的化學物質有10萬種左右,大部分都有毒性,而被臺灣“環保署”列為毒性化學物質的只有271種,其中只有78種屬于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
DEHP就屬于第四類毒性物質,其管理采用“事后報備”,這意味著廠商在使用之前是不需要向監管部門進行備案說明的,“潛臺詞是相信廠商不會隨便使用”,而所謂的事后報備往往就成了不報備,所以,“對于第四類有毒物質,監管只是名義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