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不過,一個現實是,血荒在我國各個地區普遍存在。李開紅覺得,要解決血荒,“還是要從本地群眾抓起”。
不獻血的N個理由
調查顯示,不獻血者最擔心的是傳染疾病。此外他們擔心獻的血會被拿去牟利
綜合媒體報道,血液來源單一,是目前國內各地的普遍現象。
“目前學生獻血占到30%,外來務工人員獻血占到30%,常駐人口即教師、軍人、公務員等只占到40%。”李開紅介紹,逢年過節,學生和務工人員會離開也會導致血荒。
楊通漢認為,如果這個結構能調過來,常住人口獻血能占到60%,血荒會緩解很多。他說,目前全省一年有30萬人次無償獻血,其中昆明有10萬人次。假如昆明每年有15萬人無償獻血一次,每次300毫升,就不會出現如此緊張的局面。
作為采血組長,趙建海感覺,外來務工人員相對有憂患意識,因為無償獻血之后自己可以無償用血。常住人口,則沒有這樣的憂患意識。
血荒出現后,楊通漢到醫院了解情況。病人家屬得知他是血液中心主任后,圍住了他。質問為什么不發血給醫院。他問,你們平時獻血嗎?都說,不獻。
“這不就是沒血的原因嗎?”楊通漢感到憤懣:平時不獻血,用時覺得誰欠了他的。
事實上,公眾對于血液中心也有同樣的不理解。
昆明市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務員說,大家無償獻血,血站卻通過市場手段賣給醫院,醫院再賣給患者,“我們擔心獻出去的血,會成為他人牟利的資源?!?/p>
調查顯示,這一觀點在民眾中頗具代表性。
昆明當地一家媒體所做的問卷調查顯示,市民不愿獻血的原因有:覺得制度存在問題,“無償獻血,卻有償用血”;擔心傳染疾病;擔心影響身體健康;獻血沒有得到實惠,缺乏動力等。
作為獻血主體人群的大學生,其實對獻血也有顧慮。云南大學研究生王萍4年前在湖南獻過一次血,她說當時是為了嘗試,到云南之后,“也想過獻血,但是有些人說獻血感染疾病,就害怕了。” 她介紹,一些學校是通過年終評審加分等措施,鼓勵學生獻血。
據央視報道,一項關于不獻血原因的調查顯示,排在第一位的是擔心感染疾病,占到46.4%。
據趙建海介紹,目前認為獻血影響身體的觀念,還普遍存在。有一次,他給一個年輕人抽完血,沒過多久,年輕人的母親到采血車上質問:“為什么抽我孩子的血?”
除了各種擔心,有專家認為,獻血的激勵機制不夠,無法調動獻血者積極性。
據了解,在實行自愿無償獻血制度的國家和地區,幾乎都面臨血荒困擾。例如美國的紐約,登記捐血的數目不及各醫院需求量的一半。為此,不少地方采取對獻血者各種各樣的補償,來鼓勵積極性。
根據我國《獻血法》規定,無償獻血者需要用血時,免交費用;其配偶和直系親屬需要用血時,可以按當地的規定免交或減少費用。不過,據報道,現實中受血者必須先繳納各種費用,然后再憑借有關手續辦理免費和減免,整個過程非常煩瑣,讓不少人止步。
此外,城市居民大多享有公費醫療或醫保。免費用血的激勵制度,對這些人群沒有吸引力。
期待政府強力支持
楊通漢他們認為,對于無償獻血宣傳不夠,讓公眾對于獻血有誤解
昆明血液中心工作人員認為,公眾對無償獻血存在一些疑慮,很大原因是對獻血本身了解不夠。
趙建海介紹,正規血站的采血用具都是一次性的,非常安全。獻血可以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提高紅細胞攜氧能力。獻400毫升血對身體沒有影響。
而就用血本身,他說其實是免費的,“按照國家規定,我們以230元每單位(200毫升)賣給醫院。這并不是血液本身的價值,只是收回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成本?!?/p>
他介紹,血液采集后,要經過幾道程序的加工,其中檢測耗費成本最高。例如要檢測艾滋、肝炎、核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