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為什么中國學生總喜歡一個人獨處?”
浙江大學的韓國留學生金毅然已經在中國生活4年了。在校園里,她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中國學生總是獨自一人到食堂吃飯,不到10分鐘就吃完了;總是一個人騎自行車上下課,而且騎得飛快;總是一個人在校園散步,耳朵里還塞著耳機……這些在她看來要與朋友一起進行的事情,中國學生往往是一個人完成,難道他們真的習慣獨處、享受孤獨的感覺嗎?
大學里能稱得上朋友的只是個位數
在上海念書的大四學生沈潔,剛入校時也跟很多新生一樣,認識交往了不少新朋友,有一段時間大家總是一起上下課、結伴吃飯、深夜臥談,假期來了就一同出游,或是一起去很遠的家具城挑選鏡子、臺布來裝點寢室。
“那樣的日子差不多持續了一個多月。”沈潔將其形容為蜜月期。很快,大家投入到“百團大戰”,由于各自的興趣愛好不同,沈潔和她的朋友有的參加了創新俱樂部,有的進了校報,有的選擇去學生會工作。
剛開始大家還相互鼓勵,約定要經常抽時間相互交流,一起在學校闖出一片新天地。但很快他們的生活就被各種社團活動、項目策劃所淹沒,每天都是踩著鈴聲進出教室,趕著熄燈點返回寢室。
大一下學期,沈潔趁著小假期想邀請寢室同學去周邊景點旅游,但挑了好幾個日子,不是張三要開會,就是李四有活動。最后,沈潔只好一個人前往目的地。本應該是一群人嘰嘰喳喳的場景,卻變成她一個人的水鄉獨行。
寢室的鏡子臟了沒人去擦,舍友臥談的機會少了,有時甚至連見一面都很難。隨著時間推移,沈潔越來越覺得被一種莫名的孤獨感包圍,她開始嘗試把友情寄托在社團里新認識的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身上。
但是,沈潔所寄予厚望的社團好友們在關鍵時刻也十分“不給力”。大二那年,沈潔辦理出國交流手續,讓她沒有想到的是,那些社團里有交流經驗的同學居然也跟學校的行政人員一樣說話繞來繞去。明明有人知道什么事兒該在哪里辦,但要打聽點有用的消息比擠牙膏還難。
一次課堂自由討論時,正巧說起這個話題,沈潔忍不住把她在學校感受到的孤獨和無助一股腦兒地吐出來。話音剛落,班上另一名同學馬上接話說,自己的朋友雖多,但知心的基本都是中小學認識的人,大學里能稱得上朋友的只是個位數,關鍵時刻能伸手幫一把的更是少之又少。
“你們看上去不是朋友挺多的嗎,怎么會這樣呢?”聽完他們的發言,老師直呼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