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擊讓孩子身心受到摧殘。
為了治療網癮,一些孩子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了萬劍穿心的感覺
《國際先驅導報》實習記者趙敏發自北京 “13號室,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地方,在那里第一次感受到了萬劍穿心的感覺,被電擊時真是生不如死。”曾親歷過電擊治療的小宇,現在聽到13這個數字仍心有余悸。
近日衛生部緊急叫停“電擊療法”后,以“電擊治療網癮”聞名的楊永信網戒中心如今已成眾矢之的。本報記者在幾天內連續撥打該中心電話,但已經無人接聽。
電流擊向太陽穴
據統計,目前中國3.38億網民中,青少年網民就有1.6億以上,而且存在不同程度網癮的占10%。盡管國內尚未出臺鑒定網癮的科學標準,但已有300多家機構在按照各自的標準對網癮患者進行治療,治療方式可謂“軟硬兼施”。“楊永信的電擊療法屬于‘硬派’,是被動、強制療法,是以暴制暴,”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專家顧問、華中師范大學特聘心理學教授陶宏開這樣向《國際先驅導報》分析。
電擊刺激療法,就是將被治療者的不良行為與電刺激之間建立起條件反射,一旦這一不良行為出現就予以電擊,使被治療者產生厭惡體驗。電擊的主要部位是太陽穴,通過正負電極對大腦某一神經部位產生電擊。
“我對電擊療法持否定態度,”中青百年戒網癮中心主任孔令中接受采訪伊始便表明立場,“電擊療法主要是用于精神病人,不過現在越來越人性化了,即便是治療精神病也很少采用電擊治療。”
“皮膚都被燒焦了”
在“電擊療法”被叫停之前,楊永信曾解釋稱,對孩子使用的電流只是1—5毫安的微弱電量,遠低于一般心理精神科數十甚至上百毫安的電量。但即使如此微弱的電量,嘗試過電擊的楊永信也曾坦言“那是相當的疼”。“電擊讓很多孩子身心受到摧殘,是對孩子的二次傷害,”陶宏開表示,更多的孩子接受完治療后,變得仇恨家長,報復社會,嚴重的甚至開始打罵父母。
細看楊永信網戒中心的86項規定:“在治療室不站軍姿的”、“當別人做治療的時候伸頭看的”、“未經許可坐楊叔椅子”、“當楊叔問話的時候說話聲音小的或不說話的”、“和楊叔或者班長狡辯的”等等,若觸犯了這些規定,輕者罰款,重者電擊。
在被網友們比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網戒中心接受完治療后,一個香港的16歲男孩回家和父母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告訴你們,我活著就是讓你們痛苦的。從此我不讀書,不上大學,不結婚,不生孩子,讓你們斷子絕孫。”
為了保護孩子,小宇的父母不愿讓他向記者提及過去那段痛苦的回憶。小宇只在接受陶教授的再治療時表示,因為自己反抗最激烈,所以被電得也最厲害,太陽穴的皮膚都被燒焦了。
該取締的不僅是電擊
為什么當電擊成為孩子夢魘的時候,卻被家長們視為救命稻草?許多家長至今仍然堅信電擊療法有效。孔令中解釋說,電擊治療網癮,更多的功效僅僅是讓許多家長看到了不聽話的孩子學會了電擊下的屈服。
“網癮不是孩子的錯,”陶宏開認為,導致青少年網癮的三大原因是家庭教育不健康,學校缺乏真正的素質教育,社會文化不良影響。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治療網癮?陶宏開和孔令中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一個詞:量體裁衣。他們認為,要量體裁衣,分析出上網的根本原因,從本質上來治療。“不管是電擊,還是其他的藥物、暴力治療,都是表象上的,而不是從根本上解決青少年的網癮問題。”陶教授呼吁重視網癮治療的規范化,“我想問一下衛生部:難道只有楊永信的治療方法不正確嗎?其他300多家機構呢?有暴力的,有關禁閉的,這些都對嗎?”(國際先驅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