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1月14日,北京市工商局懷柔分局啟動“春節食品安全檢測”,食品專業技術人員在春節前,將對商場超市食品、水產品、新鮮蔬菜、調味品進行不間斷檢測,確保市民春節食品消費安全。 中新社發 卜向東 攝
2008年1月,《小康》雜志聯合新浪網、會同有關專家及機構,對我國“飲食小康”進行了調查。經過對調查結果進行加權處理,并參照國家有關部門的監測數據和大量社會信息,得出中國飲食小康指數為73.1分,比上一年度的72.6分提高0.5分。隨著居民收入的增長,人們的飲食結構會更趨合理;而政府對食品監管體系的日趨完善,也讓百姓的飲食越來越安全。
文/《小康》 研究中心
“專項整治”無疑是整個2007年中國食品安全領域最重要的關鍵詞。
這一年,政府成為了主角。
一場中國特色的“專項整治”
2007 年7月27日,國務院召開了全國質量工作會議,這是時隔七年之后召開的一次會議。
一個月之后,全國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這是一次負有特殊使命的行動。此前,一些國家和媒體對我國出口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問題進行大肆炒作,損害了“中國制造”的國際形象。
當然,這首先關系人民的切身利益。我們在產品質量方面還存在問題,這是事實。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這一次的全國質量工作會議上指出,特別是食品質量和安全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量大面廣,產品質量存在隱患。據調查統計,目前全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共45萬家,其中10人以下小企業、小作坊有35萬家,占總數的78.7% ;證照不全的有22萬家,占總數的49.8% ;無證無照的17萬家,占總數的36.6%。一些食品污染問題比較嚴重,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時有發生。
這是專項整治之前,官方公布的食品安全領域的現狀。
在經過全國范圍內四個月的地毯式整治之后,宣布“成功地打贏了這場戰役,專項整治確定的八項任務、20個工作目標及12個100%的量化指標總體上全部實現”。
《小康》調查結果顯示,幾乎所有受訪者都感受到了來自政府的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視。在全國范圍內的整治期間,超過九成的人們普遍感受到了食品安全問題的改善。
然而,除卻整治期間,從長期的政府常規監管來看,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滿意。“您認為,政府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監管有效嗎?”31.7 %的人認為很有效果或比較有效果,38.9%的人認為一般,還有29.4% 的人認為效果不大。當然,這個結果相比前一年已經有了相當的進步,在前一年的同樣調查中,83%的受訪者對政府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監管表示不滿意。
從國家監督抽查來看,2006年全國食品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為77.9%,2007年上半年達85.1%,食品質量安全水平保持穩定,并呈上升態勢。盡管如此,超過90%的老百姓還是認為,政府在食品安全方面要加大監管力度。
事實上,在完成專項整治行動的總結中,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也強調了下一步長效機制的建設,要求建立起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質量追溯體系和責任追究體系以及監管網絡,實現全過程監管。
一位接受《小康》采訪的地方主管官員坦言,僅靠某一次的專項整治是不可能根本解決問題的,這得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倘若要維持專項整治期間的成果,還必須投入相當的人力、物力、財力,這對于很多地方政府來說是一項極其艱難的任務。“但經濟已經發展到這個階段,還讓老百姓吃不安全食品,實在說不過去。”這位政府官員說。
這顯然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過去一年,您對您所在地區的食品安全狀況滿意嗎?” 49.7 %的人表示一般,27.8 %的人表示滿意,還有22.5%的人表示不太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