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面對今年來震蕩加劇的市場,混合型基金進可攻退可守的優勢得以凸顯。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3日,混合型基金今年以來平均凈值增長率較普通股票型基金高出2個百分點。不過在今年新成立的百余只基金中,混合型基金卻不到五只。自8月26日起發行的銀華成長先鋒混合型基金是目前在發新基中唯一一只混合型基金。
近日,記者采訪了該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李宇家,他指出,下半年宏觀經濟軟著陸的可能性較大,政策的重心將轉向調結構,受益于經濟結構轉型的四大領域:新興產業、消費行業、傳統產業升級及區域振興,將成為孕育未來牛股的“集中營”。
A股“兩底”已經形成
記者:我們看到,上半年受到經濟增速下滑、房產調控政策、外圍股市惡化等多重因素的打擊,A股市場一度下跌到2319點。不過在7月迎來了久違的反彈,可到8月下旬,再度陷入震蕩境地。市場底部究竟在何處?您怎么看待未來行情?
李宇家:市場的底部有三種類型——價值底、政策底和經濟底。現在看來,價值底和政策底已經形成,可以判斷A股市場的階段性底部出現。但真正出現大的趨勢性行情,還要等經濟底出現,因此,下半年市場還是震蕩向上的格局。
記者:能否詳細給我們解釋下,您對當前市場的理解?
李宇家:首先,從市盈率角度來看,2005年和2008年股市進入底部時,A股市場平均市盈率差不多在12、13倍左右;今年6月份的時候,實際上A股市盈率也跌落到這么一個水平。所以從估值水平的角度來看,是一個相對較低的區域。
其次,從產業資本消極定價角度來看。隨著大小非解禁,產業資本在二級市場定價權逐步提升。2007年市場持續上漲時,大小非的減持較為集中。而到了2008年市場接近底部區域時,就出現了大小非增持的情況。今年5、6月份,產業資本再次出現凈增持,金額雖然不多,但說明目前的股價水平,對產業資本已有一定吸引力。
最后,從投資者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歷史上,重點公司股息收益率超越國債收益率都意味著重要底部的來臨,2008年這種情況就比較明顯,而在今年5、6月份的時候再次出現。
所以,結合以上三方面的因素,我們認為,基本上6月份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相對較為合理的投資區間。
重點關注四大投資領域
記者:金融危機后,經濟結構調整成為政府工作重點,在這種政策導向下,宏觀經濟熱點將呈現怎樣的潮流?
李宇家:后金融危機時代,在外部全球再平衡和內部人口結構變化等深層次矛盾集中顯現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步入轉型期。未來,宏觀經濟增速下行將是一個大的整體趨勢。而宏觀經濟的熱點也將涵蓋三個方面,即外需向內需回歸,投資讓位消費,區域經濟由東向西“雁陣模式”平衡發展。
記者:面對這樣的發展趨勢,投資機會又會出現在哪些領域?
李宇家:我們認為,在調結構背景下,未來股市中表現突出的行業將集中在:大消費、新興產業、傳統制造業的升級和區域振興這四大領域,一批新牛股或從中脫穎而出。
首先消費領域,包括傳統消費領域和新興消費領域,尤其是在新興消費領域里,投資機會更多一些,包括:移動互聯網、教育文化娛樂、專業連鎖、醫療保健等。
其次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八大戰略新興產業,包括:節能環保、新能源、電動汽車、智能電網、新醫藥、新材料、生物育種、信息產業等。
第三就是傳統的制造業升級,傳統制造業總體來講是走下坡路,但是,借鑒海外兩種成功模式,即外包型服務模式和服務型制造模式,前者實質上是對產業鏈進行拆分,獲得專業化優勢,而后者則是對產業鏈進行融合,獲得綜合服務優勢。從國外大企業成長的經驗來看,印度的Satyam和美國的IBM代表了這兩種路徑成長的典型。這兩種模式也代表了轉型背景下,中國傳統制造業或者生產服務型行業面臨的機遇。
第四,區域振興。傳統產業從東部向西部轉移的過程中,西部的一些傳統制造業,包括強周期性的行業,也將獲得一個超常規的發展機遇。
混合型基金“如魚得水”
記者:您對投資者理財有何建議?
李宇家:未來幾年將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時期,伴隨著經濟轉型,A股市場波動在所難免。投資者可以適當關注投資策略靈活的混合型基金來完善資產配置。具體看來,從倉位上看,混合型基金更為自由,在市場上漲時,混合型基金可以提高股票投資比例以獲得較高收益;而當市場震蕩甚至下跌的時候,混合型基金則可通過降低股票投資比例,增加對于債券、貨幣等低風險資產的配置,提高投資組合的防御性,從而規避風險并獲取較為穩定的收益。
記者: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27日,今年以來新成立的106只基金中,而混合型基金不到五只。而銀華成長先鋒是近期在發新基中唯一一只混合型基金,是基于怎樣的考慮選擇此時推出?
李宇家:主要是對經濟轉型期成長性投資機會的看好,我們認為,伴隨調結構的持續深入,戰略新興行業以及創業成長型公司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引擎,投資于這些行業和公司,將能分享這些行業和公司的成長性收益和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成果。
我們這只基金就將致力于挖掘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過程中,由經濟結構優化、產業結構升級和技術創新帶來的對成長型行業和公司的投資機會。未來將采取積極、主動的資產配置策略,重點投資于成長型行業和公司及信用債券,注重風險與收益的平衡,力爭實現基金資產長期增值。 (馬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