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業績穩居前二,凈值高居榜首,驕人的戰績使得王亞偉成了廣大投資者選股的標桿。1月22日,大盤調整較大,但華夏大盤的10大重倉股中6只上漲,尤其是其去年四季度增倉的6只股票中5只上漲,成為市場的亮點。“買王亞偉持有的股票,讓市場去變化吧”——“王亞偉效應”已經成為市場一種突出的現象。
不過筆者認為,對于“王亞偉效應”應該辯證地看待。
值得肯定的是,“王亞偉效應”體現了基金品牌的威力。王亞偉之所以這么“牛”,固然來自于其個人的超強選股能力,但與其背后的團隊運作也是分不開的。華夏基金作為國內名列前茅的基金公司,在人員的配置上有著整體的優勢,能夠集中力量,幫助投資者取得更好的收益,這些是一般中小基金公司所不能辦到的。華夏大盤近年來選股獨辟蹊徑,尤其是在重組股的選擇上有獨到之處,充分體現了王亞偉帶領下團隊的整體能力。用王亞偉的話說,就是他更喜歡挖掘別人不關注的個股,以求獲取超額回報。
反過來,明星基金的效應也擴大了基金公司的影響。一定程度上而言,王亞偉領銜的華夏大盤的“成名”成就了華夏基金在行業中的地位。華夏基金在投資者認同、新基金認購以及新產品開發上,都具有了先人一步的優勢。
而對于投資者而言,受制于信息的不對稱,跟著這么一位明星基金經理做,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而對于其他基金公司,本身實力也許與華夏基金不相伯仲,但在品牌效應上卻落了下風。因此,“王亞偉效應”也促使更多的基金公司打出自己的品牌,讓投資者有更多的選擇。
從另一個角度說,投資者對于“王亞偉效應”不能過于迷信。
首先我們看到,王亞偉的投資是一個整體投資組合,不是每只股票都很牛,其選股也有失誤的時候。 (彭春來)
其次,華夏大盤有其自身特點,其盤子適中,而且長期沒有開放申購,加之其明星效應也使得投資者一般不贖回,這就使得其運作上更加從容,這一點許多基金都做不到。
第三,信息不對稱。基金一個季度才公布一次投資組合,而且時間有滯后性,投資者看到的王亞偉組合,往往是其建倉較長時間后的事情了,股價也大都已經上漲不少,這時候投資者介入,就比基金介入時成本要高,風險要大。而且由于基金的明星效應,在其投資組合公布后,會有大批資金跟風買入該基金的重倉股,這本身就會造成那些股票的價格上漲,卻有可能給市場造成錯覺,而且也給了其他投資者一次高拋低吸的機會,要知道,基金也是可以做差價的。更重要的是,在兩個公告期之間的三個月內,基金是可以調倉、減倉的,而在這個過程中投資者無法知曉。
因此,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王亞偉的投資組合可以作為投資的重要參考,如果投資者有幸跟他在相近的時間和相近的價格買入,那可以自豪的說:“我的眼光跟王亞偉一樣”。但如果時間和價格相差太多的話,就要三思而后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