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銀監局副局長張光平今日在上海指出,國內私人銀行業尚在起步階段,要避免推出QDII產品時的“一窩蜂”。他指出,由于缺乏投資渠道及對沖工具,設計產品能力較弱的 中國銀行)業在開展私人銀行業務上“還有很多基礎工作要做”。
他對網易財經表示,針對私人銀行業的監管空白,相應的監管條例或在明后年推出。
去年3月, 工商銀行私人銀行部獲得銀監會的首張私人銀行牌照,標志著國內私人銀行業的正式啟動。其他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今年來也紛紛設立總行部門、或者內設部門,積極準備或已經開始不同程度和類型的私人銀行業務。
農行私人銀行項目今年2月正式啟動,設在上海的私人銀行總部和12家分部計劃于明年5月前開張。 浦發銀行也在積極籌建其私人銀行業務。受利率政策影響,傳統存貸款業務對中國銀行業利潤貢獻逐步下降,銀行對私人銀行等中間業務的興趣日漸增長。
張光平指出,國內私人銀行的發展面臨最大的瓶頸是投資產品匱乏。股票只有現貨市場,僅依靠外匯、股票、債券這些傳統市場的產品,難以滿足高端客戶投資的投資需求。
“期貨期權是金融市場必不可少的。簡單的場內期權期貨必須有,沒有這些,風險管理無從談起。”張光平說。
除了缺少對沖工具,財富管理產品尤缺市場流動性。除了股票市場,外匯衍生產品、期貨、掉期,債券二級市場流動性低,基本是“有市無價”。
此外,國內銀行在金融機構產品開發設計、定價上能力較弱。“很多銀行根本不具備開發設計新型產品的能力。開私人銀行,不能像做QDII那樣一窩蜂而上,私人銀行有很多基礎工作要做,”張光平提醒。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調查統計研究部副主任顧銘德也指出,私人銀行業務必須在起步階段高度重視內在風險。不僅要提供短期,還要提供中長期產品,同時要密切注意交易對手的風險。
顧明德還敦促盡快制定私人銀行的監管條例,對進入條件、業務范圍、信息披露做出相應規定,同時對內部控制,業務流程,對風險管理提出具體要求。
“目前只有工行一家擁有私人銀行牌照,近期不會(針對私人銀行)推出監管條例,明年或后年吧。”張光平對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