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市場的兩大龍頭品種——紐約原油和倫敦期銅隔夜(21日)聯袂創下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新高,資源類商品上升空間有望進一步拓展。與此同時,中國前三季度經濟數據顯示經濟指標繼續回暖,分析人士認為,季節性因素將使得CPI快速回升,這可能導致通脹預期進一步加大,為此,投資者風險偏好有望逐步由資源類商品轉向農產品。
資源類商品新高可期
21日晚間,紐約原油期貨和倫敦三個月期銅聯袂創下金融危機以來的新高,其中,紐約12月原油上漲2.25美元,或2.8%,至每桶81.37美元,盤中一度觸及82美元高點;LME三個月期銅收在6,590美元,盤中觸及13個月以來最高的6,600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在以往的商品牛市中,原油和期銅一直被認為是風向標和領頭羊,因此,盡管這些品種需求數據依然疲軟,但在通脹預期加強、經濟持續回暖以及流動性寬松的大環境下,資源類商品的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
原油方面,美國政府數據顯示,上周原油進口下降至兩個月低點;能源信息局(EIA)數據也顯示,石油需求仍然疲弱,汽油需求下降至逾五個月最低水平。金屬方面,LME銅庫存自7月中以來增加超過50%,升至360,000噸上方;而國內現貨市場方面,22日長江現貨市場平水銅貼水創下近期新高500元/噸。由于實質性的需求并無太大起色,因此,當前推升這些商品漲勢的主要動力仍是美元持續疲軟。
東方證券策略研究團隊認為,樂觀的經濟預期促使投資者風險偏好發生改變,其避險情緒隨著經濟狀況的好轉不斷降低,前期美元的“避險功能”也將日益弱化并被拋售,投資者更傾向于將資產配置由偏重美元轉向石油、黃金、其他大宗商品、高息貨幣以及新興市場資產。
中國數據利好商品
22日公布的中國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1.1%,環比7月由下降轉為持平,8、9月分別上漲0.5%和0.4%。9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同比增長29.3%;狹義貨幣供應量(M1)同比增長29.5%。
巴克萊資本中國經濟研究主管、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博士表示,第三季度GDP年同比增長達8.9%,略高于該機構的預期。同時,9月份各項月度活動指標也普遍高于巴克萊和市場的預期。基于高于預期的第三季度數據,巴克萊資本將此前對2009年國內生產總值的預期從8.3%提升為8.6%,并維持對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9.6%的預期。
“我們預計CPI將在11月轉為正增長,并在2010年年底前升至接近4%的水平”,彭文生表示。巴克萊資本認為,政府將繼續采用包括流動性管理、公開市場操作和道義勸告等措施在內的流動性管理政策引導信貸增長速度,并在2010年下半年提高基準利率。
在經濟學家曹和平看來,前三季M1、M2數據樂觀,目前談通脹為時過早。分析人士同時指出,這意味著在當前經濟形勢普遍樂觀、流動性收縮預期不明顯的背景下,未來市場對通脹預期的炒作興趣依然較濃。盡管數據公布后上海銅期貨出現沖高回落的走勢,但結合到未來投資熱點上,大宗商品可能成為資金首選對象。
農產品或現投資良機
專家指出,隨著資源類商品尤其是原油站穩80美元,未來通脹預期會更加強烈,因此,具體體現通脹的農產品有望迎來投資良機。在近日新湖期貨舉辦的走進溫商論壇報告會上,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就非常看好農產品走勢。
“如果設想油價漲到80美元以上,并繼續往100美元走的話,接下來玉米價格一定會漲,因為用玉米生產燃料乙醇的價格一定會重新再定位”,哈繼銘說。他同時指出,作為原油的第一大進口國,美國并不希望看到原油漲勢過快,但對于玉米大豆等農產品來說,作為這兩大商品的凈出口國,美國當然希望農產品價格上漲。
哈繼銘還表示,在資源類商品價格大幅飆升的同時,當前農產品價格還沒有明顯上漲,中國當前的數據顯示通脹同比仍為負數,盡管人們對未來的通脹已經產生了比較強烈的預期,但是通脹還沒有到來,貨幣政策還不至于一下子收得太緊。因此,在尚未形成政策對策之前,就容易形成資產價格繼續上漲的溫床。
此外,東方證券研究團隊在分析中國三季度宏觀數據時也指出,未來3個月翹尾因素的減弱和季節性因素的回升使得CPI將快速回升,這可能導致通脹預期進一步加大,而糧食和豬肉價格上升可能構成未來通脹的前奏。李中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