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圖片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數據庫/周刊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上市公司半年報"收官" 七成盈利逐季上升 -河南一中學甲流確診病例增至80例 蘭州一私立中學甲流確診26例 -達賴抵臺將停留6天 馬英九等人均不會見達賴 臺灣民間團體抗議 -城市教育競爭力報告:副省級城市深圳居首 -青海海西地震救災物資已到位 冀24縣市遭風雹襲擊逾270萬人受災 -溫家寶赴內蒙古指導抗旱 至2015年將新增保護性耕作面積1.7億畝 -中亞天然氣管線年內建成 中俄"阿爾泰"天然氣管道建設已被凍結 -統計局:1-7月22地區工業利潤降17.3% 上半年半數停產企業已復工 -行政強制法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全文) 三次交人大審議引關注 -京34種醫院制劑漲價最高漲近9倍 換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首頁>>股市
消息人士稱股市維穩政策陸續出臺 并不針對國慶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08 月 31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摘要】當市場仍處恐慌,投資者不知所措的時候,一個疑問產生了。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告訴記者有這樣一份調查:當A股暴跌,投資虧損之后,你認為最大的責任該誰負?在莊家、券商、基金、私募、“國家隊”成員、機構、證監會、宏觀經濟、投資失誤等9個原因選項中,過半的選項給了證監會,遠高于散戶們常常痛恨的莊家。

權重股集體下挫,引發市場恐慌情緒,有消息人士稱,多條“維穩”政策將陸續出臺,并不針對“十一”這個節日。

監管層“重兵”再入市?

每當遇到股指重挫的時候,中國股民首先想到的或許就是政府是否會參與救市。

8月25日,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監管層近期將會推出相關舉措來維護市場的穩定,但這并不是專門針對'十一’這個節日而實施的。”

該人士稱,“這些措施可能包括減少央行發行的旨在吸收過度流動性的短期票據,加速批準新股發行、新基金等。”

在A股市場指數不斷波動的情況下,能否“維穩”,考驗著監管層的智慧。

機構砸盤背后

8月5日,滬指創出3478.01點的階段性新高后開始調整。8月17日,A股上演今年以來單日最大跌幅:滬指報收于2870.63點,跌幅達5.79%。相比同日的全球股市,美國道瓊斯指數微跌0.44%,歐洲三大股指中跌幅最大的德國法蘭克福DAX指數僅下跌3.42%,鄰國日本日經225指數下跌1.65%。

“從去年以來的這輪上漲,股市價格一路狂飆。在這個過程中,信貸資金不斷進入股市,且獲利頗豐,在市場中處于敏感地帶的這部分資金,受政策影響,不斷出現'自殺式’拋售。”安信證券分析師盧偉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這就是此輪A股暴跌的誘因。

有趣的是,盡管A股連續下跌,但股民的開戶數卻不斷飆升。

據中登公司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8月17日—8月21日當周,新增A股開戶數為47.9萬戶;截至8月21日,滬深兩市共有A股賬戶1.321億。

A股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反差?是投資者依然看重公司未來的投資價值?還是監管層對市場的措施發揮了作用?

有分析人士認為,當審計署表示要對銀行的信貸投向進行審查之后,很多銀行將前期投在資本市場的信貸資金迅速撤離;同時,作為“國家隊”成員的社保基金在7月份流出市場的資金達到6.64億元,再加上央行關于貨幣收緊的言論,使得包括機構、私募基金、基金公司在內的主力出現了極大的恐慌情緒,紛紛砸盤拋售。

“機構砸盤只是表象,問題的核心是目前中國的上市公司價值被嚴重高估,也可以說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產生質疑。”安信證券分析師盧偉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從傳統的業績增長和估值角度出發,很多公司已經被高估,不具備投資價值。

此前,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曾認為,中國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價值被高估了50%,甚至100%。并預計這兩個市場很可能在今年四季度出現調整。

那么,市場價值被高估的罪魁禍首又是什么?“近來新股頻頻以高市盈率發行讓人揪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在新股發行當中,詢價機構的競相報高價、保薦人的價格“指導”以及上市公司融資的“底線”,造就了市場化發行成為上市公司大肆“圈錢”的最好工具。

該人士介紹,高市盈率發行本質上亦是一種“泡沫化發行”,再經過二級市場的爆炒,其泡沫無形中被進一步放大了。像桂林三金、萬馬電纜等新股上市首日,盤中市盈率曾達到60余倍,而中國建筑掛牌首日的最高市盈率更是高達百倍。

“新股以如此之高的市盈率掛牌,還有什么投資價值?”該人士稱。

事實上,在新股“泡沫化發行”的同時,監管層正在試圖用發行提速來抑制泡沫,新股發行與上市有明顯加速的態勢。

“但這種辦法無疑會加重市場的消化負擔,A股市場將有不堪承受之重。”該人士解釋,表面上看,股市的錢多了,但私底下,這些錢只是通過不同渠道進行了一次循環,然后迅速撤出,結果就是散戶損失慘重。

現在或許就能看出,指數和散戶之前的關系是一對冤家。

A股擴容與基金增發同步進行

雖然市場已經斷定央行貨幣政策的微調和新股IPO重啟后的“擴容效應”是8月市場暴跌的“導火索”,“但遺憾的是,監管層似乎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上述分析師表示,新股發行未能停止,巨量融資還將繼續出爐。

8月24日,中國證監會公告稱,成都三泰電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請獲發審委通過。此前的21日,中國北車IPO申請獲發審委審核通過,擬發行不超過30億股A股;同日,廣東海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請亦獲通過。

7月27日,中船重工IPO獲發審委通過,將擬發行19.95億股,募資金額亦超過60億元。再加上計劃中的20多家房地產企業IPO近千億元的資金,市場的極度擴容必將給A股市場帶來新的沖擊。(見本刊第31期《開發商借IPO“囤地”或將受禁》)

除了新股發行,新基金的發行也在加速,市場稱后者為“活水”。

8月17日,滬指創下今年以來單日最大跌幅。當日,證監會便連續發出三張新基金批文,分別是交銀施羅德上證180公司治理指數ETF(兩個產品)及其ETF的聯接基金和華安上證180ETF聯接基金。

隨后,銀華滬深300指數基金(LOF)、信達澳銀中小盤股票型基金和中郵核心優勢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也相繼獲取批文。3天之內批準6只新基金,被業內估計將帶來600億元的新增資金,管理層保持市場穩定的意圖開始顯露。

與新基金同時放行的還有基金公司專戶理財“一對多”業務。此前專戶業務只限“一對一”,客戶最低投資門檻5000萬元。“一對多”業務推出后,每個產品參與人數最多200人,每人最低購買額100萬元。

業內人士估計,基金專戶理財產品的平均募集規模估計在2億元左右,有望給市場帶來200億元左右資金。

“這么多資金的進入是否會給本來就充斥著泡沫的市場帶來巨大壓力?”一位股民在網上留言表示對市場的未來擔憂。

分析人士認為,證監會加快新基金的發行,其“維穩”的態度值得觀察,通過加快新基金發行來“維穩”未必能夠見效。

記者觀察:為何要怪證監會?

8月25日,權重股再度集體下挫,引發市場恐慌情緒,最低時跌幅超過5%,盡管石油股尾盤飆升提振市場,但滬深股指跌幅仍達3%左右。

回想起過去的一個月滬深股指一路下跌的境遇,機構迷茫了、投資者慌了,但監管層似乎仍在觀望。

隨后,市場關于A股暴跌的原因眾說紛紜,機構撤離的錯、新股發行的錯、投資者盲目的錯、貨幣政策的錯、宏觀經濟的錯??只要能想到的,能分析清楚的原因,市場就會接受。

當市場仍處恐慌,投資者不知所措的時候,一個疑問產生了。

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告訴記者有這樣一份調查:當A股暴跌,投資虧損之后,你認為最大的責任該誰負?在莊家、券商、基金、私募、“國家隊”成員、機構、證監會、宏觀經濟、投資失誤等9個原因選項中,過半的選項給了證監會,遠高于散戶們常常痛恨的莊家。

為什么是證監會?或許,中國證監會首任主席劉鴻儒一段話能夠釋疑:“證監會的工作是最敏感的工作。就像身處火山口一樣;每個人都繃緊了神經。簡單來講,如果股價飆升,高層會憂心忡忡,擔心有事發生。如果股價狂跌,底層會怨聲載道;公眾會喪失投資興趣。如果股價不升不降,所有人都不會滿意,因為你不懂如何運作市場經濟。”

8月14日,證監會主席尚福林表示,當前的市場運行反映了經濟企穩回升的預期,股市的走勢與經濟基本面的情況基本吻合。當日,大盤繼續振蕩走低,上證指數收報3046.97點,大跌2.98%。此前的6月29日,尚福林曾表示,國內經濟增長的基礎還不牢固,資本市場內在基礎與快速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依然突出。

有分析人士認為,兩次表態雖然所處的大盤點數基本相同,但一個遭遇下行震蕩,一個是面臨上行壓力。這當中,折射出股市的“政策底”。

但讓人揪心的是,市場對于證監會的言論或是新規并未領情。面對這樣的結果,證監會是“動”還是“不動”?

聯系到現在的市場環境,證監會面臨著沉重的壓力。出臺新政很難,不出又將遭罵。

中國工商銀行投行中心高級分析師史晨昱認為,證券監管機構最需要做的,應是創造條件讓更多的、真正融資迫切的公司進入A股市場。而前提是減少政府對股市的行政主導,讓市場形成有效的價格反應機制,優勝劣汰,而不是維系僅滿足于目前既得利益的壟斷性的市場。

市場分析人士說,希望證監會能夠繼續出臺配套措施,將市場上的限售、稅收、做市商機制通盤考慮,對于不顧一切套現與關聯交易者進行嚴懲。

來源: 中國經濟周刊

相關文章:
股市震蕩不休 基金經理倍受煎熬
流感概念股:風頭難減 附部分流感概念股市場表現
股市45分鐘“戲劇性轉身”的背后
國研中心:股市對央行觀點反應過度 不會大回調
滬深股市市值全球第三 總市值占去年全國GDP約95.4%
那些被罰的股市黑嘴
中國資本市場累計融資超5.4萬億 股市市值全球第3
A股市場出現連續調整 大震蕩后走向何方?
圖片新聞:
14部委力挺煤企“大吃小” 煤炭產能控制繼續從緊
中國南北地區旱情同時加劇 1.45億畝農作物受災(圖)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