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第一部分 區域金融運行情況
2008年,全國各地區金融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認真貫徹落實各項宏觀調控政策,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的特點,加大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各地區金融運行總體平穩,金融改革加快推進,融資總量繼續增長,地區間金融發展更趨協調,金融生態建設取得新進展。
一、各地區銀行業
2008年,全國各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復雜多變的形勢下保持穩步發展,從業人員略有增加,資產規模增長較快。2008年年末,全國各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個數18.7萬個,從業人員273萬人,資產總額①58.2萬億元,同比增長19.8%。分地區看,東部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個數、從業人員和資產總額在全國占比最高(見表1),廣東、北京和上海銀行業合計資產總額在全國占比為31.8%;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銀行業資產總額分別增長27.9%、32.6%和22.2%。
外資銀行加快發展,資產規模繼續增長。2008年年末,全國共有23個省市有外資銀行入駐,較上年增加8個;外資銀行資產總額達到1.5萬億元,同比增長15%。95.5%的外資銀行資產集中在東部地區,西部和東北地區對外資銀行的吸引力在不斷增加,重慶、四川和遼寧是外資銀行進入的主要地區。
農村金融機構建設進一步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進展順利,農村合作銀行加快組建。從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地區分布看,47.8%的法人機構集中在西部地區,51.4%的資產分布在東部地區,中部地區按省平均營業網點最多。在人民銀行、銀監會和各級地方政府的積極推動下,農村新型金融組織取得較快發展。年末,包括小額貸款公司、
①全國各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外資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各地區金融機構匯總數據不包括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金融機構總部的相關數據。根據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統計,2008年末銀行業資產總額為62.4萬億元。 村鎮銀行、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在內的全國農村新型金融組織共計291家,開始成為各地區金融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一)各地區存款增加較多,儲蓄存款增長加快,存款定期化態勢明顯
2008年,各地區本外幣存款較上年均有較快增長。2008年年末,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分別為27.9萬億元、7萬億元、7.8萬億元和3.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8%,22.2%,25.6%和18.6%,增速較上年分別提高4.6個、7.5個、8.9個和8.9個百分點(見圖1)。
1
各地區居民儲蓄存款增速加快,企業存款增速放緩。2008年,資本市場震蕩回落,基金、理財產品風險加大,居民投資意愿下降,各地區居民儲蓄存款大幅增長。年末,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增速同比分別提高21.4個、15.4個、18.4個和21.1個百分點(見表2)。2008年下半年受經濟增速減緩、企業生產成本上升、資金周轉相對放緩、存貨資金占用增加以及經營效益下降等因素綜合影響,各地區企業存款增速回落。年末,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人民幣企業存款增速同比分別下降9.2個、4.1個、4.4個和11.6個百分點。
注:各地區金融機構匯總數據不包括各商業銀行總行直存直貸數據。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
各地區居民儲蓄存款和企業存款的定期化態勢較為明顯。2008年,微觀經濟主體更加注重資金安全性和低風險收益,在新增居民儲蓄存款和企業存款中,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的定期存款占比分別為80.4%、66.4%、57.4%和82.1%,同比分別提高47.8個、39.4個、40.2個和60.8個百分點。
外匯存款余額有所增加。2008年下半年,人民幣匯率預期相對平穩,微觀經濟主體持有外匯意愿有所增強。分地區看,年末,東部、中部和西部外匯存款余額較上年末分別增加89.7億美元、5.5億美元和4.8億美元,東北地區外匯存款余額減少5.4億美元。東部地區經濟外向程度較高,外幣存款在本外幣各項存款中的比重明顯高于其他地區。
從各地區銀行體系資金來源結構看,居民儲蓄存款比重上升而企業存款比重下降。從資金來源的地區分布看,東部地區本外幣存款余額在全國的占比為60.3%,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見表3、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