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創業板關鍵在于培育成熟投資者
創業板正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針對創業板首發管理辦法草案,業界人士紛紛建言獻策。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教授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創業板能否辦得成功,關鍵還在于創業板有沒有成熟的投資者。
創業板推出適逢其時
趙錫軍認為,雖然目前各界熱議創業板,但還是有不少人并不了解創業板市場和主板的差異。創業板要推出必須具備兩個核心條件:一個是要有為數眾多的創業型企業,并有融資需求;第二是需要有大量準備投資創業板的資金。以往這些條件并不是很充分,而隨著這幾年經濟快速發展,創業型企業增長迅速,融資需求量變大。而且前期不少風險投資基金(VC)、股權投資基金(PE)進入到一些創業企業,促進了企業的發展,改善了企業的管理,這些企業有了更多的融資需求,VC和PE也需要有退出渠道。而在資金供給方面,目前流動性充足,居民理財意識在這輪牛市中得到很大提升,投資者對創業板也非常期待。除了這兩個條件外,深交所已經做好了推出創業板的各項準備,這也是其中一個重要條件。
創業板推出對完善資本市場結構,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究竟有什么具體影響和作用?趙錫軍告訴記者,一個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有不同的融資環境,包括銀行、主板市場、創業板市場等融資渠道。建立創業板市場,以適應創業型企業的融資需求,可以拓寬整個融資環境,和銀行融資、主板融資等構成多層次資本市場。
創業板滿足多方需求
趙錫軍認為,創業板對勇于創新、敢于冒險的創業者來說是莫大的福音。創業型企業進入創業板,不僅僅是為了融資,還意味著企業增加了更多的市場機會,意味著企業的管理將更為科學。“美國之所以能產生微軟、谷歌等許多成功的企業,這個和美國有NASDQ是分不開的。雖然創業板市場有不少企業也是不成功的,但有巨人在這個市場成長起來,這就給創業者看到了更多的希望,鼓勵了人們的創業熱情,這對國家的進步有重要意義。”談及創業板的意義,趙錫軍慷慨激昂。
而對于VC、PE來說,有了創業板,意味著有了其良好的退出渠道,資金周轉更為靈便,可以對其他企業進行再投資,創投機構也因此可以成長起來。這同樣也是有利于整個國家創業環境的改善。
另外,從投資者角度來看,由于他們的風險承受能力不同,投資偏好不同,需要有多層次資本市場以適應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創業企業提高競爭力更重要
針對創業板門檻的問題,趙錫軍認為,創業板是連接創業企業和投資者的重要紐帶,設立合適的門檻有利于這兩者的匹配。此外,門檻是可變的,如果有了更多的資金投資創業板,在投資者比較成熟的情況下,門檻可以適當降低。但目前推出創業板門檻高點很有必要,這有利于保護投資者,因為投資者和創業企業均還不夠成熟。
他同時表示,對于創業企業來說,無論上市與否,重要的是要增強自身的競爭力,要避免一個誤區———創業企業是要依據自己的產品來尋找投資,而不是通過尋找投資來開發產品,后者屬于本末倒置,和創業板設立的目的是不相符的。
針對創業板和主板、中小板是否需要建立一個轉板機制的問題,趙錫軍表示,中小板與創業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二者還是有較大差別,中小板企業不一定就是創業企業。投資者關注中小板企業,更多關注的是現在的市場情況,而投資者關注創業板企業,更多關注的是未來的市場前景。中小板的成功運作,其交易規則、監管經驗對創業板來說,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但從國外成功經驗看來,創業板沒有必要向主板、中小板轉板。他舉例說,“微軟等大企業目前仍在NASDQ上市,并沒有轉板。因此,我們的創業板企業如果沒有必要轉板,就不用去轉板,可以通過在兩個交易所掛牌的形式來解決。他還表示,是否轉板取決于多種因素,需要管理層來協調。
盡快培育成熟投資者
作為創業板的主要參與主體之一,創投機構面臨難得的市場機遇,對它們的運作進行監管,也成為創業板需要關注的一個問題。趙錫軍認為,對于創投業,應該用市場競爭來解決這個問題。創投機構和一般投資者不同,它們的風險承受能力大過一般的投資者,有比較大的資金量,它們對創業企業的風險判斷相比一般投資者而言有許多優勢。“創業投資機構是專業的投資群體,如果它們不夠專業,它們自然會被市場淘汰。”
趙錫軍同時表示,讓創投機構自由競爭并不是表示不對它們進行監管。鑒于普通投資者對創投行為的認識不是很清楚,有些不法創投機構打著風險投資、股權投資的旗號,進行各種各樣、名目繁多的違規融資活動,對于這些機構要嚴加監管。
趙錫軍特別強調,我們的創業板要成功,不僅要培育眾多的創業型企業,更要培育投資者,投資者成熟起來才能使創業板有后續發展之力。具體而言,一方面要規范和引導機構投資者在創業板中的投資行為,因為機構終究是投資的主體;另一方面,要對一般投資者進行教育,要讓投資者明白創業板是一個風險更大的市場,要讓投資者變得理性起來,“培育成熟投資者是創業板成功的重要環節,必須常抓不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