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中資金融機構海外擴張風生水起的一年。與外資大舉進入中國金融市場的步伐相對應,中資金融機構也加大了“走出去”的速度,開始謀求全球布局。從銀行到券商再到保險公司,中資金融機構全線出動,通過股權收購或者直接設立分支機構,在非洲、美洲、歐洲、亞洲遍地生根,投資涉及租賃、私募股權基金、投資銀行、商業銀行等諸多領域。據粗略統計,僅并購案就共計11起,涉及金額210億美元,超過此前所有年度中資金融機構對外股權投資總額。
中資金融機構此番大舉進軍海外源于多重背景:在實現股改上市后,中資金融機構資本實力普遍提升;在全面開放背景下,混業經營提速;人民幣升值、外儲激增要求更高投資回報;資產全球分散的需要以及次貸危機使歐美許多大型金融機構資產貶值,凸顯投資價值等。
展望2008年,中資金融機構的海外收購或拓展大戲仍有望繼續上演。但美國次貸危機和全球經濟走向的不明朗,以及本地化中的諸多不確定性,使得國際化道路仍面臨一些風險。未來挑戰與機遇并存。
主體篇
銀證保全面出擊
2007年,中資金融機構海外擴張的最大特色之一是銀行、券商、保險公司全面出擊。盡管其中銀行依然扮演著主力角色,但國內龍頭券商業和保險公司亦不失時機地實現其國際化之夢。
2007年,中國四大行中資產規模最大的工商銀行在新年里率先發力,收購印尼Halim銀行90%股權。其后又分別于8月和10月分別斥資5.83億美元和56億美元,將澳門誠興銀行80%的股權和南非標準銀行20%的股權(第一大股東)納入囊中,成為今年海外擴張金融機構中當之無愧的收購明星。
另兩單備受矚目的銀行收購案則分別由國開行和民生銀行發起。其中,國開行今年7月出資22億歐元認購了英國老牌銀行巴克萊銀行3.1%的股份,并參與了對荷蘭銀行的競購;民生銀行則于10月宣布出資3.2億美元收購美國聯合銀行控股公司9.9%的股權。根據協議,民生銀行尚有權在未來將股權增持至20%。
2007年10月才成立的中投公司則是另一收購明星。該公司在5月份尚未成立時即因對美國私募股權基金——黑石集團30億美元的投資而引發業界震動。
中投公司最近對摩根斯坦利50億美元的可轉債投資,則使其在未來有機會成為這家美國第二大投行的第二大股東。
證券和保險領域在2007年亦誕生了兩起重大收購案。其中,中信證券10月宣布與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簽署協議,出資10億美元認購后者總股本的6% ;平安保險則于11月宣布斥資27億美元收購歐洲最大的金融綜合服務商之一富通集團4.18%的股份,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
另外,中國人壽董事長楊超近日亦表示,公司計劃收購歐洲或北美一家大型保險公司的戰略性股權。
策略篇
股權收購成主要方式
在海外擴張提速的同時,與傳統的直設分支機構相比,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傾向通過股權收購來實現其戰略目的。工行行長楊凱生此前即表示,工行的國際化發展方式將由申設境外機構為主,轉為兼并收購和申設機構并舉。
這種轉變的背后,既有中資金融機構自身資本實力提升的緣故,也有戰略目標使然。楊凱生曾解釋說,工行目前的海外資產總額和利潤總額只占總體的3%左右,但從長期考慮,工行希望能將海外收入比重提高到10%。如按以往直設模式,這個目標需要一個非常長的時期才能實現。
通過控股型的戰略收購和參股型的財務收購,中資金融機構則可較迅速地提升在當地市場的地位、實現多元化經營并獲取良好投資回報。從目前發生的收購案例來看,股權收購的方式非常豐富,包括協議轉讓、IPO認購、定向增發、認購可轉債、二級市場的公開收購等。
具體來說,中投入股黑石、大摩,國開行投資巴克萊銀行等案例屬于參股型的財務投資模式;中行收購新加坡飛機租賃公司,則是以增加多元化的業務領域為目標;至于建行收購美銀亞洲、工行收購印尼哈林姆銀行及澳門誠興銀行等則意在獲得被收購方的經營牌照及機構網絡,迅速提升在當地的市場地位。
業內人士進一步指出,民生銀行收購美國聯合銀行和工行收購南非標準銀行的案例,初看好像是財務型投資,但同時也為今后進一步謀求更高股權甚至控股權并向戰略型收購埋下伏筆。雙方將通過網絡、業務、人才、機制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加強在市場的滲透。
在并購之外,各家銀行依然重視直設分支機構。2007年,工行莫斯科子銀行以及中行、工行的倫敦子銀行相繼開業,交行法蘭克福分行、澳門分行和建行悉尼代表處等海外分支機構亦紛紛設立。其中,招行獲美國監管當局批準在美設分行,實現了中資銀行的重大突破。
市場篇
主要立足新興市場
從海外并購的地點來看,中資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的海外并購依然主要立足新興市場,如建行收購美銀亞洲,工行的三個銀行收購案等。其中,工行對非洲標準銀行的投資尤為突出。
工行董事長姜建清曾表示,工行之所以比較關注新興市場的并購機會,是因為新興市場的成長性及未來發展前景都較好。例如,南非標準銀行為非洲最大的商業銀行,2001年以來,其股本回報率一直在20%以上,今年中期更是達到了24.4%。13倍左右的市盈率和2.8倍左右的市凈率也遠較A股為低。
另一方面,中國企業在新興市場的投資較集中,這也有利于銀行在此類市場業務的拓展。
但從民生銀行入股美國聯合銀行、招行開設紐約分行以及其他中資機構對歐美大行的投資來看,中資金融機構也正在抓住機會拓展發達市場。民生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之所以能與聯合銀行達成合作,即因雙方在網絡、特定客戶對象、貿易融資等方面,存在諸多結合的可能性。而招行美國分行的獲批,則顯示了我國銀行機構經營能力以及監管部門監管水平的提高。
至于中投入股大摩、國開行入股巴克萊、中信證券入股貝爾斯登以及平安保險投資富通集團等,則顯示了中資金融機構對于次貸危機中所出現的商業機會的把握能力。由于次貸危機使諸多國際大行利潤和股價出現大幅縮水,中資金融機構參股這些機構成為可能。市場人士預計,如果未來次貸危機繼續惡化,不排除繼續有中資機構收購外資金融機構股權的事例發生。
機遇篇
借次貸危機快速布局
中信證券入股貝爾斯登、平安保險二級市場參股富通集團、中投公司投資大摩……中資金融機構海外股權收購大單不斷簽訂,2007年席卷歐美金融市場的次貸危機,使得中資金融機構的國際化進程大大加快。
在這些投資里,中資金融機構大多作為一個純粹的買家出現。由于所購買的股份一般不超過10%,它們不用遭遇來自所在國國家安全方面的審查;同時由于股份較少,被并購方管理層亦不會從中阻礙,認購多獲順利批準。
分析人士認為,次貸危機給中資機構加快國際化布局帶來了機遇,也將給那些被注資的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帶來機遇。事實上,在上述的每一筆投資里,無不可見被投資機構主動拋來的橄欖枝。它們除了希望借助中國買家的資金恢復元氣外,還希望能借機拓展中國市場。
“與首屈一指的市場領跑者開展戰略合作,這一開創性的聯盟將為貝爾斯登涉足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提供難得的機會”。在與中信簽署入股協議后,貝爾斯登總裁詹姆斯·凱恩曾表示。
而在吸收國開行成為巴克萊銀行的股東后,該行亞洲主席兼行政總裁莫禮仕便宣布,雙方結成商品業務戰略聯盟,把國開行在中國的客戶網絡、市場地位與巴克萊銀行的全球商品業務交易能力、風險管理技術和銀行專業經驗結合起來,并探索開拓中國的債券市場和證券市場的可能性。
對于中投公司投資大摩,大摩CEO麥晉桁更是拒絕將該筆交易看作是絕望的求助行動,相反,他稱“這是戰略性的一步。”華爾街也預計,通過借助來自中國合作伙伴方面的力量,大摩今后在中國相關業務牌照的申請上可能會順暢很多。
■記者觀察
金融業海外并購恰逢其時
2007年成為中國并購交易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買家共斥資292億美元收購海外公司,海外投資者收購中國公司的支出則為215億美元,中國在海外的收購額首次超過了海外買家在中國的收購額。
中國正邁入一個全新的海外投資時代,其中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金融業海外擴張步伐的加速。實際上,支持金融業海外布局的條件正日趨成熟:WTO框架下金融業的全面開放為中資金融機構“走出去”創造了有利條件;大量國內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需要國內金融機構提供幫助;在實現股改上市后,中資金融機構資本實力普遍提升,在全面開放背景下,混業經營提速;人民幣升值、外匯儲備激增要求更高投資回報;銀監會等監管機構積極推動中資商業銀行在境外新設分支機構和并購金融機構。
另一方面,中國金融業正在迅速崛起,目前全國金融資產總額已經達到45.9萬億元。其中,銀行資產達43萬億元,保險資產2.9萬億元,證券公司是0.7萬億元,信托公司是0.3萬億元。從2004年到2007年9月,銀行的資產增長率是30.9%,保險的資產增長率為66.5%,證券公司資產增長率則為200.5%。
最后,從國際大背景來看,在全球流動性受次級債危機拖累之際,中國金融業進軍海外也恰逢其時。分析人士認為,就流動性狀況而言,目前國內和國際市場可謂是“冰火兩重天”。此時,正是中國疏導并發揮流動性充沛優勢彌補國際真空的最佳時機。另外,當前美元走弱、全球市場物價相對中國較低,也有助于金融業國內外資產的置換。
在上述背景下,工商銀行投資南非標準銀行、中信證券收購貝爾斯登、中國平安收購富通,中國的金融機構通過股權收購或者直接設立分支機構,在非洲、美洲、歐洲、亞洲遍地開花,投資領域涉及租賃、私募股權基金、投資銀行、商業銀行等諸多領域。一場全方位、立體式的海外并購攻勢已然展開。
分析人士表示,收購后機構間的整合、戰略上的協調、企業文化上的交融、管理層的磨合,都是更嚴峻的挑戰,是交易最終成敗的關鍵。因此,中國金融業在海外擴張的過程中,對這些挑戰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中國對外國資產的胃口正在日益膨脹。”雷曼兄弟亞洲經濟學家孫明春稱。來自雷曼兄弟的統計預期,中國對海外的投資將持續增長,今年總資本流出將超過1900億美元,2008年將達到2500億美元,而2006年該數字僅為1340億美元。分析人士預期,2008年還會有更多金融業并購行為發生。
■專家觀點
“走出去”面臨三大挑戰
2007年,在中國金融業大門開啟、外資銀行魚貫而入的時刻,中資行也開始高調亮相國際并購舞臺。有關專家在對此給予肯定的同時也提醒說,走出去的道路絕非一帆風順,在市場風高浪急的今天更如此。在中國金融機構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尤其要當心三大挑戰。
第一個挑戰是“出海”后將面對與國內不同的監管政策。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講,金融業都是重要的經濟資源,發生在該領域中的收購會對國家政治、經濟等很多方面產生影響,任何一個國家都會給予較多的關注和控制,這種政治風險需要重視。“在對待金融領域的收購問題上,很多國家都要從金融安全的整體層面進行考慮,中國金融業應重視可能由此引起的一些風險。” 中國銀行全球金融市場部金融專家譚雅玲表示。當然,與幾年前中國制造業海外擴張遭遇諸多阻撓相比,此輪金融機構的海外擴張多數獲得了順利通行。
第二個挑戰是本土化問題。對于“走出去”的中資金融機構來說,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實現并購的價值,發揮1+1>2的協同效應,這是并購成功的一大要素。中資金融機構吃慣了“中餐”的胃一開始可能并不習慣“西餐”的味道。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表示,“東西吃下去了,最重要的是要消化、吸收營養。”對于中資金融機構來說,要跟文化背景、市場環境不一樣的機構進行整合,把后者真正融合到自己的機構中來,將是一個為期不短的“本土化”進程。
第三個挑戰是如何有效地進行跨境管理的問題。實施并購之后,中資金融機構將擁有愈發龐大的商業網絡,如何保持對各個部門的有效控制和監督成為一大挑戰。更重要的是,盡管中國銀行業的利潤狀況大為改善,但與國外同行相比,利潤水平仍相當低,中間業務占比仍不高,正處在業務模式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過程中。這些都表明,“走出去”之后,中資金融機構在管理方面將遭遇考驗。(謝曉冬 袁媛)
|